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對美出口商品將被征收20%關稅,任何轉運貨物將被征收40%的關稅(越南此前被施加了高達46%的對等關稅稅率。)。另外,越南已同意取消對進口美國商品的所有稅費!
特朗普還稱,對于所謂“轉口貿易”(即原產于其他國家、經越南轉運的商品),越南商品將面臨更高的40%關稅。他同時表示,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將不征收任何關稅。“換句話說,他們將‘向美國開放市場’,”特朗普寫道。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越南已成為美國第10大貿易伙伴。同時,它是美國第7大進口來源國,向美國出口商品總額超過1300億美元。
這是自4月初以來,美國與貿易伙伴達成的第二項協議,前一項是其與英國達成的協議!
越南其實和90年代時的我們一樣,非常依賴西方市場,尤其是美國,因為現階段越南正處于轉口貿易加代加工的紅利時期,就是我們常說的享受到了我們和美國貿易戰帶來的友岸外包機遇,加上其整體成本較低,因此在對美貿易中確實收獲巨大!
我們看到,過去十年,越南的經濟表現亮眼得讓人咋舌,2025年GDP預計超過5000億美元。特別是2024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總額達到了1420億美元,占到了GDP的近30%。這背后,完全是靠“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撐起來的。電子產品、紡織品、家具、機械配件,幾乎什么賺錢越南就做什么,而且不同于印度,其產品質量接近我國。這就導致越南的經濟結構基本靠廉價勞動力和外資工廠支撐,沒啥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外資一撤、訂單一少,經濟就直接搖晃,所以其不惜代價也要穩住基本盤,同時想方設法對沖貿易風險!
而且,越南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系建設雖然起步晚,但做的非常的徹底,力度非常大!完全是被兔子抱著過河,越南現有私營經濟有企業近100萬家,約500萬戶個體戶,占GDP比重51% ,國家財政收入超三成,社會投資資本約六成,出口總額超七成,創造了4000多萬個就業崗位,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6%—8%,吸納了經濟體中超82%的勞動力!而私營經濟是利率、匯率、貿易指數敏感型經濟體,一旦大規模的外部因素影響,會摧毀這一來之不易的改革開放成果!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數據,2024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約為4763億美元,增幅達7.09%;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達到創紀錄的253.5億美元,同比增長9.4%;全年貨物進出口金額達7862.9億美元,同比增長15.4%,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6.7%和14.3%。
盡管如此,世界銀行今年4月發布報告認為,越南作為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其2025年經濟增速預計將降至5.8%,而貿易談判如果落地有效,其2026年和2027年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6.1%和6.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也發布報告稱,如果美國三季度開始征收高額關稅,越南2025年經濟增速預計將降至5.4%,2026年還將進一步減速!所以,越南必須達成協議,他的經濟結構缺乏戰略緩沖!
本次協議簽訂后,越南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出口結構重塑與供應鏈重組的進程之中,對于我國走越南通道的轉口貿易商品而言,其實這個關稅稅率并非是一個完全不可接受的稅率,同時對于我國在越南投資的工廠而言,其依靠越南政府的一系列補貼可以對沖這種影響,實質上是穩定了生產節奏和訂單預期,整體上對比4月,是利大于弊(這也是特朗普市場心理學的一種特點,受害者心理)
本次協議將越南對美出口關稅從 46% 降至 20%,直接利好其核心產業。越南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的 30%,其中紡織品、電子產品和家具占比突出。
2024年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 440 億美元,美國市場占比超 35%,關稅降低后,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在越產能的成本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但轉口貿易關稅提高至 40%,直接打擊了中國通過越南繞道出口美國的模式,2024 年越南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高達 1618.9 億美元,其中大量用于加工后轉口,這一限制可能迫使企業將供應鏈轉移至柬埔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或直接調整為 “越南制造 + 中國零部件” 的合規模式。
而越南取消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也為美國農產品、汽車和能源產品打開市場。2024 年美國對越南出口額僅 130 億美元,貿易逆差超 1230 億美元,免稅政策可能顯著縮小這一差距,但美國商品對于普通越南消費者而言依然是“奢侈品”!
但是有三樣東西,越南民眾可能全面開放后反而受益,一是越南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和石油的進口需求預計將快速增長,二是美國汽車的價格將大幅下降!此外,美國要求越南減少對中國高科技供應鏈的依賴,可能推動美國企業在越南半導體、電子設備等領域的投資,進一步重塑區域產業鏈,而越南的科技產業或不會出現類似于我們當下的居民,反而會吸引我國高科技公司在越南開設實體,購買研發用高新設備,這也利好越南高端就業
越南進口
不過,當下越南制造業 PMI 在關稅威脅下已經跌至衰退區間,協議達成后雖有所緩解,但轉口貿易限制仍可能引發短期陣痛。尤其是越南電子組裝企業依賴中國零部件,若無法快速實現本土化替代,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和訂單流失。
同時,東南亞其他國家可能受益于供應鏈轉移,柬埔寨、泰國等國的紡織和電子產業或吸引更多投資,但美國在7月9日關稅談判到期后,是否會掀起第二波關稅戰大潮,尚未可知,對于我們而言,東南亞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特朗普主要是希望制造業能回歸本土!
值得注意的是,美越協議的達成正值美國與歐盟、日本、印度等國談判的關鍵期。歐盟已準備對 210 億歐元美國產品加征關稅,但也在評估美國的新提案;印度在農業和乳制品問題上持強硬立場,但可能被迫讓步以避免關稅升級。美國通過雙邊協議施壓的策略可能形成連鎖反應,促使更多國家在截止日前接受其條件,從而鞏固美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的主導地位,目前來看,很多國家對美市場、能源、金融、國防高度依賴,對抗只不過是為自己找一些體面,尤其是歐盟,又跑來中國尋求支持,全然忘記了前幾天G7時是如何鼓“中國威脅論”的!
越南PMI
不過,美越貿易協議,不管如何也是一種地緣政治風險下降的標志,說明各經濟體能通過雙邊談判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戰略推進。
對美國而言,協議為其在 7 月 9 日談判截止日前施壓其他國家提供了范本,同時強化了對我方戰略競爭的經濟維度。然而,協議的長期效果取決于越南能否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美國國內產業的接受度,以及全球貿易規則碎片化的程度。這一協議不僅是美越雙邊關系的里程碑,更是全球經濟格局加速調整的縮影。
對越南而言,短期內,越南出口成本降低和美國市場開放將促進雙邊貿易增長,但轉口限制和供應鏈重組可能引發區域經濟震蕩。不過,此時最好的辦法還是摸著兔子過河!越南正在加速建設經濟特區!
近日,越南國會批準在中部城市峴港設立面積約1881公頃,涵蓋生產、物流、貿易、服務、數字產業、信息技術等多個功能區的越南首個自由貿易區。越南副總理阮和平在6月22日峴港自貿區成立大會上表示,希望將該自貿區建設成為連接全球經濟的樞紐,不僅推動峴港本地經濟發展,還將為越南全國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前,越南國會已通過多項決議,將原峴港市與廣南省合并,新峴港面積達到1.1萬平方公里,并制定了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等規劃,加大了重點基礎設施的投入,賦予當地在稅收、投資、技術、金融等方面的眾多優惠政策和更大自主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