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特朗普關于日本汽車關稅的一番表態。當地時間6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采訪時,明確表示由于日本不進口美國汽車,日本汽車在美國應該被征收25%的關稅。這一言論,直接給日本希望依靠與美國的 “可靠盟友” 關系來爭取關稅豁免的想法潑了一盆冷水。
咱們先來說說美國這復雜的關稅政策。特朗普政府宣布了對來自一些國家的商品實施三套關稅政策。第一套是10%的基準關稅;第二套是基于貿易差額規模的 “對等關稅”,不過目前已經暫停實施了;第三套則是基于所謂國家安全理由,對鋼鐵、鋁還有汽車等特定行業征收25%的關稅。就在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征收24%的關稅,這里面其實已經包含了 10% 的基準關稅。美國政府官員還強調,今年3月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宣布的關稅,那是沒有談判余地的。
為了這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兼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幾乎每周都要往華盛頓跑,就為了尋求取消包括汽車在內的所有關稅禁令。但特朗普通過福克斯商業發聲,表明他更傾向于終止與各國的軍事談判,他覺得這些國家在貿易上對美國不公平。特朗普還解釋說,關稅是由目的國的進口商支付,又不是出口商。他抱怨道:“我們沒向日本出口汽車,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汽車。可他們卻把幾百萬輛汽車送到美國,這太不公平了。我跟日本提了這一點,他們也明白。我們對日本有很大的貿易逆差,他們心里也清楚。” 特朗普還提到,日本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其他產品,能幫助減少貿易逆差,不過他似乎更看重通過關稅獲取收入。他還警告說,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國汽車征收35%或40%的關稅,那美國的 25% 汽車關稅也會提高到同樣水平。
但實際情況是什么樣呢?日本對進口成品車早就實行零關稅政策了。而美國這邊,雖然對進口成品車普遍征收2.5%的關稅,可別忘了,根據美墨加協定,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是可以免稅入境的。很多日本車企就利用特朗普2018年親自簽署的這項協定來規避關稅。現在,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希望美國取消25%的汽車行業關稅以及24%的對日關稅,可特朗普的最新表態,無疑讓赤澤亮正的希望變得渺茫。
為了達成貿易協議,赤澤亮正已經和美國進行了多輪談判。這些談判主要圍繞擴大雙邊貿易、重新談判措施以及加強安全合作展開。日方也做出了姿態,在制造技術、天然氣開發等領域,表現出愿意與美國合作。
一直以來,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和最大投資者,從一開始就想爭取特殊關稅豁免,可這想法可能導致了美國的某種反應。美國在對華談判時,給了日本另一項待遇。有分析指出,日本在和中國存在緊張關系的領域,采取了一些行動,比如加強了某些協議框架。但到現在,這些提議對美國來說,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中國對日本經濟的影響。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不斷擴大。反觀日本,雖然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仍有優勢,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布局明顯滯后。日本國內電動汽車普及率極低,2023年電動汽車在日本乘用車銷量中的占比僅為2.22%。而中國車企憑借技術優勢和市場規模,正逐步搶占全球市場。日本汽車產業鏈在中國有上千家供應商,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這些供應商也陷入了困境。
更關鍵的是,中國在半導體、稀土等關鍵領域的突破,讓日本在技術上的依賴逐漸轉向中國。日本原本計劃通過與美國在稀土和半導體供應鏈上的合作來換取關稅優惠,但美國已經先與中國達成了協議框架,使得日本的提議不再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日本開始增加對華新能源訂單,研發中心也在擴大,明顯在布局新的合作路線。
可以說,日本的經濟未來正越來越受制于中國。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快速發展的科技產業,讓日本在貿易談判中處于被動地位。如果日本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很可能會在全球產業鏈中失去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