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25日,北約峰會在荷蘭海牙落幕,北約成員國發表聯合宣言。這一宣言的背后,卻隱藏著北約內部的諸多矛盾,而俄羅斯在面對北約的動作時,也迅速采取行動,俄羅斯防長前往中國,與中國防長會面。
北約(資料圖)
北約峰會通過的聯合宣言,核心內容之一是決定在2035年前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軍費,1.5%用于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等。可別以為這是32個成員國都拍板同意的事兒。實際上,在這32個國家里,有23個贊成提升軍費,9個國家持反對態度。就拿西班牙來說,它明確表示只會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1%,西班牙還跟北約秘書長呂特討價還價,最后聯合宣言在措辭上玩了個“花招”,用“盟國”而非“所有盟國”達成共識,給各國在軍費落實上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間。比利時首相德韋弗也表示,如果西班牙能這么解讀,那其他國家也能照葫蘆畫瓢。這足以看出,北約內部在軍費提升問題上,遠沒有表面上那么團結。
美國一直以來都在使勁兒敦促北約盟友增加軍費。特朗普上臺后,更是多次強調這一點。從美國的角度看,讓北約盟友增加軍費,好處可不少。一方面,美國的軍工復合體能夠從中獲取巨大利益,大量的軍事訂單會讓美國軍工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這也能加強美國對歐洲的軍事控制。歐洲國家增加軍費后,在軍事裝備采購、軍事技術合作等方面,對美國的依賴可能會進一步加深,美國便能借此鞏固自己在北約中的主導地位,維護全球霸權。
但歐洲國家可就犯難了。從戰略安全層面來講,歐洲國家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在面對俄羅斯等外部安全威脅時,覺得有美國撐腰心里才踏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聽從美國在軍事戰略方面的安排。可從經濟角度出發,提升軍費開支對很多歐洲國家來說壓力巨大。不少歐洲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國內還有諸多社會民生問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像是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領域。現在要拿出更多的錢用于軍費,無疑會加重財政負擔,甚至可能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
佩斯科夫(資料圖)
北約這一聯合宣言的通過,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戰略壓力。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意味著未來在軍事裝備更新、軍事人員擴充、軍事行動部署等方面都會加大力度。俄羅斯周邊的軍事威懾力量將顯著增強,其戰略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俄羅斯一直視北約東擴為嚴重威脅,此次北約提升軍費的舉措,更是讓俄羅斯感到自身安全面臨的挑戰急劇上升。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俄羅斯防長別洛烏索夫急忙趕往中國,出席上合組織國防部長級會議,并與中國防長董軍會面。俄羅斯此舉,意在加強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雙方在聯合軍事演習、軍事技術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少成果。俄羅斯希望通過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共同應對來自北約的外部挑戰,增強自身在國際軍事戰略格局中的話語權和應對能力。
中俄合作有著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從政治層面看,中俄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雙方在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發展等方面立場一致。在軍事領域,中俄兩國的合作不斷深化。聯合軍事演習不僅提升了雙方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也向外界展示了兩國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決心。
經濟上,中俄貿易規模持續擴大,能源合作更是緊密。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資源與中國龐大的能源需求形成互補。這種經濟上的緊密聯系,也為兩國在政治、軍事等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說,中俄合作對于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當前北約動作不斷、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中俄進一步加強合作,將為世界和平注入強大的正能量。
俄烏沖突(資料圖)
北約聯合宣言通過后,內部矛盾暴露無遺,而俄羅斯積極與中國加強合作的舉動,也在重塑著國際戰略格局。未來,國際局勢將如何發展,中俄合作又將在其中發揮怎樣更為關鍵的作用,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