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7月1日發表所謂“團結十講”系列演說的第四講,主題聚焦臺灣防務。 臺軍前空軍“作戰司令”、退役中將李貴發3日接受訪問指出,賴清德一方面批評在野黨凍結或刪減防務預算影響安全,另一方面承諾提升臺軍福利,反映出在當前臺海局勢緊張的情勢下,臺當局對兵源不足已有警覺,但對年輕人從軍意愿的提升實質幫助有限。
李貴發表示,臺當局雖強調增加臺軍待遇與福利,但影響臺灣年輕人從軍意愿的主因,并非薪資或福利,而是來自臺海局勢的不確定與高風險。臺灣民眾普遍認為,兩岸之間并非無可避免地要進入戰爭,若能避免沖突,年輕人自然會對軍職抱持不同態度。 目前兩岸政治氛圍緊張,民進黨的政策立場被部分人視為有激化對立的風險,這反而讓臺灣青年對軍旅生涯感到遲疑。
對于賴清德提及在野黨刪減預算的批評,李貴發認為,事實上近年臺當局防務預算年年增加,且連年創新高,這讓賴清德的說法難以引起社會共鳴,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
針對臺當局釋出提高福利的訊號,李貴發認為,這顯示臺當局對募兵困境的危機感。但他指出,單靠商務艙升、優先登機等優待措施,難以真正吸引臺灣年輕人從軍。因為待遇只是其次,風險才是關鍵。
最后,李貴發強調,軍人本就需有上戰場的準備,但關鍵在于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他回顧歷史指出,抗日戰爭期間,臺灣地區青年愿意從軍,是基于存亡的共識與信念。但如果兩岸沖突的發生,只是因為政策選擇缺乏避戰空間,難以獲得民眾支持,則難以凝聚軍心與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