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批評北約多年之后,開始愛上它。他在25日的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承認:“我來這里是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但我離開時卻有些不同。”“我看著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站起來,他們對自己國家展現出的熱愛和激情令人難以置信。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親眼目睹這一切真的令人感動。”
這是因為,對于特朗普提出的增加國防預算的要求,北約32個成員國全部同意:在10年內,也就是到2035年,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的5%。現在,北約除美國外的31個成員國終于松口,這下子美軍相當于是提前給自己安排好了31個軍援國。一旦中美發生直接對抗,就算這31國不直接介入,但這些國家的武器或很快全部集中到美軍手上。而且,這31國的軍工生產一旦提上去了,就能成為美軍源源不斷的炮彈來源。
不僅如此,北約秘書長呂特還公開表示,中國的軍工企業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強力的制造商,他們制造武器,可不僅僅只是為了亞太地區的利益,不斷擴張的勢頭,可能對歐洲造成“巨大影響”。呂特認為,如果哪一天解放軍真在臺海動了手,那么中方肯定會讓俄羅斯幫忙,來牽制歐洲的勢力。基于此,歐洲加強防務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發展軍力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俄之間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影響。北約是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同盟,到處煽風點火、挑亂生戰,是名副其實的“戰爭機器”。近年來,北約突破自身條約規定的地理范疇越界擴權,我們堅決反對北約拿中國當借口“東進亞太”,要求北約反躬自省、改弦易轍,多為世界安全穩定做點好事。
坎貝爾(資料圖)
在經濟上,中國還有制衡北約的王牌。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在談到中美關系時指出,中國手上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稀土。稀土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從電子產品到高端裝備、從民用工業到軍工系統,稀土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地位,更是極其重要。對美國來說,很多關鍵性設備和軍事系統高度依賴稀土。一旦中方在關鍵時刻采取措施限制出口,可能會對美國產業鏈和軍備系統帶來實質性沖擊。
感受到壓力,美方趕緊求和稱,中美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的框架達成了補充諒解,中國將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美方相應取消對華有關限制措施。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美方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期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要求,進一步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上,特朗普真不能高興得太早:北約這個提高軍費的計劃,需要10年時間去執行,但在這10年里,美國總統的換人、包括歐洲各國領導層的更換,隨時都能讓這10年計劃泡湯。這一點,大家看看特朗普上臺5個多月以來,朝令夕改了多少回就知道了。本質上,歐美現在都沒有執行長期性計劃的能力。到頭來,美國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