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沒有固定艦載機的“驅逐艦”,甲板下卻藏著能起降隱形戰機的機庫——這不是科幻設定,而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出云”級戰艦的現實。
當“直升機護衛艦”的名義掩蓋著航母之實,世界猛然發現:這個戰敗國已悄然打造出七艘準航母,海軍實力躍居全球前列。
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被《和平憲法》嚴格禁止擁有航母等進攻性武器。但日本政府發揮“文字智慧”,將航母功能拆分包裝成三類艦艇。
“出云”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2.7萬噸,能搭載28架直升機,改造后可起降F-35B戰機;
“大隅”級運輸艦:1.9萬噸級,可載14架直升機及400名陸戰隊員,甲板正擴寬適配F-35B;
“日向”級護衛艦:1.7萬噸級,使用和航母相同的平頂全通式甲板,配備大型機庫與升降系統,能同時運作4架直升機。稍微改造就可起降戰機。
這些艦艇以“自衛”“運輸”之名服役,實則只需加裝滑躍甲板與戰機,即可化身輕型航母。美國對此心知肚明,卻為實現亞太戰略平衡而默許縱容,甚至提供F-35生產線與百架戰機。
日本為七艘準航母配備了147架F-35隱形戰機,規模全球第一,其中42架專為艦載部署。盡管官方聲稱用于“領海防御”,但實戰潛力遠超自衛。
出云號改裝后可搭載9架F-35B,配合美制宙斯盾驅逐艦護航,形成區域性制空能力;
當前日本的8艘宙斯盾艦、33艘導彈驅逐艦及22艘潛艇構成完整作戰體系,綜合實力已超越英法,在美陣營中,實力僅次于美國。
日本一面堅稱“不發展攻擊性武器”,一面將軍費增至全球第五(2023年超6萬億日元),并借美國支持突破憲法限制——2014年安倍政府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允許海外出兵。
日本對武力的追求深植于歷史基因。作為資源匱乏的島國,其近代崛起始終伴隨擴張沖動。
1954年,海自成立初期即策劃建造4艘航母,三次被否仍不死心;
修憲執念:70%民眾支持修改《自衛隊法》,推動軍隊“合法化”;
間諜滲透:撥款7億日元搜集海外情報,被曝在中國潛伏間諜超2萬人。
更值得警惕的是戰略偽裝:日本將自衛隊包裝成防御力量,卻實現“專職防守向積極防守轉變”,具備自主研制高端武器與主動迎戰能力。其工業基礎與經濟實力(GDP全球第三)足以支撐持久戰,一旦掙脫束縛,蟄伏的利齒將瞬間顯露。
從“大隅”運輸艦到F-35戰機轟鳴的“出云”,日本用七十年的文字游戲與戰略偽裝,在《和平憲法》的縫隙中重建了一支亞洲強大的海軍力量。值得各國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