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消息,六月的太平洋并不平靜。當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于6月24日罕見地停靠新加坡,開啟一場橫跨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八個月漫長部署時,這片海域的戰略平衡已在悄然變化。這艘飛行甲板相當于三個足球場大小的巨艦,帶著45型驅逐艦、23型護衛艦與F-35B隱形戰機的鋒芒,顯然意有所指——特別是在中國“山東艦”等雙航母編隊剛結束西太聯合演習的背景下。
英國高調宣稱將參與由澳大利亞主導、美國等多國加入的聯合軍演,并計劃在日本協助提升F-35戰機作戰能力。2500名官兵隨行,關鍵演習時更將增至4500余人,背后意圖昭然若揭:既是對華盛頓戰略模糊性的“補位”,也是斯塔默政府重振“全球英國”雄心的投射。然而這種依托五國防務協定框架的舊夢重溫,在當今多極化的西太已顯得不合時宜。
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歷史仿佛開了個辛辣的玩笑——就在英國航母編隊深入太平洋之際,北方海域驟然風雷激蕩。6月16日至30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40艘戰艦如鋼鐵洪流般涌入太平洋、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這支由30余架戰機護航、5000余名軍人組成的艦隊,在堪察加半島附近密集演練反破壞作戰與通信干擾戰術,矛頭直指域外勢力的戰略試探。
從地理上看,俄艦隊演習區與英國航母航跡形成微妙呼應。鄂霍次克海扼守遠東門戶,日本海連通太平洋要沖,這片俄軍傳統勢力范圍與英艦計劃穿越的菲律賓海僅一水之隔。40艘俄艦的規模創近年之最,其中不乏新型護衛艦與核潛艇,清晰傳遞出莫斯科的意志:太平洋不再是某些國家任意馳騁的后花園。
俄羅斯(資料圖)
俄羅斯此番動作絕非孤立事件。當西方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對手時,莫斯科通過大規模軍演展示了深化中俄協作的明確信號。兩國雖未公開聲明聯動,但軍事部署的時空耦合構成精妙的戰略拼圖——中國雙航母編隊前腳結束實兵對抗,俄羅斯后腳啟動艦隊演習,英國航母尚未展開行動便已陷入無形鉗制。
這種非對稱反制比直接對抗更具智慧。俄艦隊在英航母航線側翼展開存在,既避免直接沖突升級,又實質壓縮其機動空間。40艘戰艦組成的海上屏障,讓任何企圖在亞太制造“可控危機”的構想變得代價高昂。太平洋艦隊在演習中重點演練的“確保重要設施安全”,更似針對域外軍事存在的無聲警告。
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當“威爾士親王”號計劃在9月參加象征舊秩序的《五國防務協定》演習時,太平洋的權力結構早已重塑。英國航母的遠航恰成歷史坐標,丈量著西方傳統軍事優勢的消退與新興力量協同的崛起。俄羅斯40艘戰艦的鋼鐵陣列,與區域國家日益增強的自主意識交織,正在構建更具韌性的新安全范式。
太平洋的波濤之下,一場不驚波瀾卻暗流涌動的戰略再平衡已然開啟。這盤大棋無需中國落子搏殺,當英國航母的蒸汽輪機還在為遠航預熱,俄軍戰艦的引擎已在北方海域轟鳴作答——新時代的太平洋,容不下殖民時代的舊夢重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