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一位中共中央高級代表奉命前往越南,幫助當地百姓進行抗法斗爭。
他由胡志明先生親自接見,足見其身份之貴重。
在迎接途中,有三位年輕的越南婦女陪同。
她們帶著滿車瓜果,熱情招待遠道而來的一行人。
代表吃了一肚子新鮮水果,幽默風趣地總結道:
“真是五小時一小宴,十小時一大宴,上馬香蕉下馬檸檬,飯后睡前菠蘿。”
面對三位如花似玉的越南美女,這位將軍嘴上也“毫不留情”。
挨個送上“菠蘿姑娘”、“檸檬小姐”、“咖啡大嫂”的稱號,逗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那么,這位神秘代表究竟是誰呢?他為什么能夠得到胡志明先生的親自款待?
一、棄蔣而去
原來,這時越南共和國剛獨立不久,軍事力量薄弱,無力抵抗侵略而來的法國軍隊。
在此危急存亡之刻,越共領導人胡志明決定向鄰居新中國求援。
俗話說得好,淋過雨的人總想給后來者打傘,于公于私,中國都無法對這個求援信號置之不理。
于是在經過多番討論之后,中共中央派出了一位解放軍著名的悍將——陳賡,接著就發生了前文那一幕。
說起陳賡,這也是一位傳奇將領。
早年于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的他,曾是蔣介石手下一員大將。
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時,華陽附近的一場戰斗失利,在前線督戰的蔣介石同陳賡說:我要殺身成仁。
陳賡擺事實,講道理,好說歹說勸服了想自殺的老蔣,結果回頭一看,敵人都快沖到面前來了。
蔣介石被嚇得直打哆嗦,陳賡見狀一把將他背起,撒腿就跑,直到江邊才放下。
把他送上船后,陳賡又獨自留下率隊進行阻擊,成功掩護蔣介石過江進入安全地段。
可以說,全靠膽大心細的陳賡救了蔣介石的命。
然而,一名臺軍老將領在后來給陳賡家里寄了一封信。
信上說,我的老班長當年就看不起蔣。
因為蔣一邊在前線指揮作戰,一邊打開收音機聽上海的股市,他認為蔣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
最后陳賡也果真棄蔣而去,堅定地加入了共產黨隊伍。
1933年,在上海養傷的陳賡正趕上顧順章叛變,遭其指認后被捕。
聽聞此事的蔣介石親自前往陳賡病房看望,一進門,就見陳賡舉著一張報紙。
他走到哪邊,陳賡的報紙就舉到哪邊,最后蔣介石也只能長嘆一口氣離開。
陳賡被捕期間,蔣介石多次親臨病房以高官厚祿勸降,試圖讓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回到自己身邊,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直到5月,中共組織和宋慶齡等人對陳賡展開營救,成功使其脫險。
二、私下里的“樂天派”
回到中央的陳賡參,與了許多重要決策和戰役。
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越南抗法戰爭、抗美援朝……這些著名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
抗日戰爭時期,陳賡領導沁源軍民進行了一場長達30個月的圍困戰。
其精神之頑強,指揮技術之精湛,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在這場戰役取得勝利后,延安《解放日報》還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名為《向沁源軍民致敬》的社論,點名表揚沁源之戰是敵后抗戰的模范典型之一。
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陳賡將軍,私下也是一位幽默風趣的“樂天派”。
1955年,陳賡榮獲大將軍銜。
授勛儀式結束后,他帶著全新的大將肩章回了家,孩子們新奇地圍著他轉,問爸爸今天被授了什么將。
陳賡一聳肩膀,幽默地答道:辣椒醬 (將)!
陳知建
這個小插曲很快在陳賡的老戰友中傳開,此后每當有人前來陳賡家中拜訪,都要特意問問他的孩子們:你們老爹被授了什么將呀?
這時孩子們就會一本正經地回答:辣椒醬!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除了在家中是位平易近人的好父親,一開始追求妻子時,他也是出名的“軍中幽默大師”。
別人追求愛情都講究循序漸進,畢竟是提倡自由戀愛的時代,女性在自己的婚嫁問題上也有了決定權,不再是單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能定終身的時候了。
可輪到陳賡,事情就變成了這樣:他二話不說,直接將一張求婚紙條,遞到了當時來參加中共五大的上海女代表王根英面前。
紙條上直白地寫著:因為你為什么要嫁給我?
當然是因為我們郎才女貌,又女才郎貌,志同道合且有感情基礎,最關鍵的是我愛你嘛!
此事一經傳出,整個中共五大都為之地震。
周總理將陳賡狠狠教訓了一頓,又與鄧穎超一起出面,請王根英談話了解女方意見。
最終撮合良緣,陳賡和王根英二人在五大結束后于武漢成婚。
然而就是如此樂觀風趣的陳賡將軍,也有在戰場上感到深深無奈的時候,那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越南抗法戰爭。
三、參與越南抗法戰爭
被派往越南協助當地軍民開展抗法斗爭的陳賡,一開始信心滿滿,在用極快的速度了解局勢之后,他僅僅用五天就給出了一個成型的作戰方案。
別看法國在二戰中戰績慘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法國陸軍依然是當時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強勁部隊。
因此陳賡不敢掉以輕心,給出的方案中可以說是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十分周全。
這份計劃傳回中央后,教員也給予了高度肯定,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越軍有完成作戰的能力嗎?
事實證明,教員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國內,陳賡領導的是解放軍第4兵團,這是一支放眼全球都難找到隊伍能與其相媲美的百戰雄獅。
在越南,陳賡率領的是,剛剛在廣西和云南邊境整訓半年的第308師以及第209團、第174團,兩支隊伍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果不其然,戰爭還沒開始,就有兩名越軍偵查員,和兩名營級干部無故失蹤。
這可把陳賡氣得夠嗆,仗還沒開始打就泄密,這要是放在解放軍想都不敢想。
但氣歸氣,該打的還是要打,于是后續戰役依舊按計劃打響。
結果裝備精良的一萬越軍,打鎮守東溪的300法軍,整整兩天都沒拿下,先頭部隊甚至來問打不下能不能先撤退!
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原來越軍各部根本沒有聽指揮一起發動猛攻,而是打得四處開花,亂七八糟。
更甚至,直到兩天后拿下東溪,前線送來的戰報居然把300守軍寫成了800守軍!
但最令人無語的還在后面,陳賡組織越軍埋伏前來支援的法軍,法軍遲遲不到,308師的師長竟然私自下令讓一半戰士去田里收糧食。
結果就是法軍進入包圍圈時,大部分戰士還在農田里埋頭干活,根本就沒參加戰斗。
陳賡急得頭上冒火,幾道急電猛催師長立刻集結隊伍進行合圍,要是讓這3000到了嘴邊的法軍跑掉,將來的局勢可就不好說了。
這時最讓陳賡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發生了。
眼看著越軍的包圍圈逐漸形成,本該立刻跑路的法軍卻一步未動,于是兩軍就在此時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平:
法軍在山頭如老僧入定一動不動,而山腳下的越軍還在集結部隊。
這詭異的景象徹底看傻了陳賡,在日記中,他寫下了這樣一個形容:“越南與法帝真是一對絕妙的對手”。
回國后的陳賡繼續投身新中國建設,在哈爾濱建成了新中國第一所綜合性軍事學院。
錢學森先生歸國后曾前往此地參觀,也對陳賡贊不絕口。
陳毅元帥曾說:陳賡就像一個玻璃杯,清澈透明,又像黨內的一門炮,始終光明磊落。
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1961年,一生磊落的陳賡大將因病于上海逝世,終年58歲,是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大將。
他的一生在中國各大主要戰事中“打滿全場”,贏得無數人尊敬追隨。
正如悼詞中所說,陳賡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那么,在你看來,陳賡將軍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參考資料:
1、人民論壇網 《傳承紅色精神 銘記楷模將領》
2、華夏經緯網 《陳賡:志愿軍司令部的“解圍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