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聯合發動兵諫,囚禁了蔣介石,想要他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蔣介石在西安被囚禁的消息傳到了南京,蔣介石政府內部也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宋氏兄妹力主和平解決爭端,但是何應欽等人卻認為不能向張楊二人低頭,力主用兵。雙方爭論不休之際,作為蔣介石結拜兄弟的戴季陶經過一番思考后出來卻突然磕了個頭。
相逢東洋
說起來戴季陶和蔣介石的交情那是非常早的,當年蔣介石遠渡東洋想要進入日本學習軍事。
然而兜兜轉轉之間最終沒有進入心儀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是好賴在這期間他認識了幾個對他一生產生非常重要影響的人,其中就有戴季陶。
在日本的時候,蔣介石還認識了他的啟蒙導師陳其美,回國之后也在陳其美的影響之下最終走上了軍伍道路。
而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陳其美好友的戴季陶也和蔣介石的關系進一步熟絡,二人一時也成為莫逆之交。
陳其美死后,蔣介石無所事事,在上海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投機股票,而戴季陶等人就是他的合伙人之一。
如果說陳其美是引導蔣介石走向自己人生道路的啟蒙導師,那么戴季陶就是推動他迎來自己人生騰飛的重要轉折點之人。
蔣介石在投機股票失敗之后,在上海無所事事,四處躲避追債。
而此時,戴季陶追隨在孫中山先生身邊,做他的秘書。
1922年,陳炯明背叛革命,炮轟總統府,孫先生處在危機存亡之間。
正是戴季陶敏銳發現了這其中的危險與機遇,趕緊通知蔣介石,讓他南下廣州救駕。
蔣介石明白這是一個表現的絕好機會,于是他抓緊時間從上海到廣州,在中山艦上保衛孫先生幾十天,從此也奠定了他在孫先生中忠實可靠的印象。
兩年之后,在選擇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孫先生力排眾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蔣介石,這也成為了老蔣人生起飛的重要節點。
只差臨門一腳
對于戴季陶這個人來說,他在近代歷史上他是非常復雜的。
一方面,他是蔣介石的引路人;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講,他又是陳獨秀等人當年的至交好友。
曾經他在上海地區特意把自己租的房子一樓給陳獨秀等人活動使用。只不過在臨門一腳的時候,他選擇了繼續留在蔣介石身邊。
而這種懊悔情緒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在目睹蔣介石政府種種腐敗弊病之后,更加心灰意冷,這也是導致他最后自盡命運的重要原因吧。
換條路走
蔣介石通過黃埔軍校積累自己人生的第一筆政治軍事資產之后,開始迅速騰飛。
相對應的投桃報李,對于當初給自己巨大幫助的戴季陶,蔣介石上臺之后,也讓他成為了自己麾下極為重要的幕僚。
1936年,蔣介石不滿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北地區的圍剿紅軍進度,于是親自坐飛機進行督戰。
沒想到蔣此舉正中張、楊二人下懷,二人聯合發動西安兵諫,想要迫使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故而將其軟禁。
老蔣在西北地區的遭遇傳到南京之后,整個高層頓時亂作一團。
南京高層的爭論分成了兩派,一方面以宋美齡宋子文兄弟為首的主張通過談判進行解決;而另一方面,以何應欽等人為首,則認為不能助長這種囂張氣焰,必須用兵西北,迫使其交出蔣介石。
參與爭論的也有戴季陶,一開始他也堅持認為不能助長張、楊二人的囂張氣焰,力主用兵迫使他們交出蔣介石。
但是,隨著宋氏兄妹的據理力爭,戴季陶又陷入了激烈的思考斗爭中。
戴季陶在會議休息的20分鐘里,經過劇烈的思想斗爭最終出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他卻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說道,自己信佛,而佛稱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換一條路。因此,他認為宋氏兄妹的主張也是可取的。
與會眾人看到,作為蔣介石親信的結拜兄弟戴季陶也這樣說了,于是也只能讓宋氏兄妹前往西安和張、楊二人進行談判。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后,整個中國開始正式與日軍進行作戰,而戴季陶此時作為蔣介石的重要喉舌,也是親自出手,撰文痛斥國內面對抗日戰爭的消極態度。
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他從力勸蔣介石不要過早的在東北地區開始動手,但是此時老蔣鐵了心要把內戰進行到底,怎么能聽得進他的話。戴季陶看國內形勢再次退回十幾年前,不由得心中大為悲傷。
1949年,戴季陶曾經對于陳布雷的自我了斷心存輕視,然而沒想到不多久之后,面對傾頹的局勢,他也最終選擇吞藥自盡這種方式了斷自己的余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