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環衛大數據中心內,工作人員根據三維地圖顯示,為道路保潔提供服務。
6月30日清晨6點,順慶城區的路燈還未熄滅。58歲的環衛工羅世谷輕擰S1純電動清掃車的鑰匙,開始了新一天的清掃工作?!耙郧斑@段1.5公里的路,靠掃帚掃得兩三個鐘頭,腰都直不起來。現在開著它,普掃加巡回保潔,輕松多了!”老羅拍了拍車身,言語間透著對這位“鋼鐵搭檔”的信賴。
這場改變始于2023年。當南充中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將《智慧環衛行業標準——全能機械化模式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落地順慶區北城街道,老羅握著掃帚的手,第一次搭上了S1清掃車的方向盤。如今在順慶區,639輛新能源環衛車晝夜穿梭:Q26深度清潔車沖洗街面宛若“洗地機”,S29洗掃車吞吐垃圾落葉一氣呵成,Q4高壓清洗車對準果皮箱噴出強勁水柱……科技賦能,讓城市保潔更加科學高效。
從掃帚到方向盤 機械臂膀托起環衛新樣
五年前,老羅的工作是典型的“老三樣”:大掃帚、簸箕、板車,日均彎腰超2000次。隨著《指南》在北城街道試點,他首批報名參與智能設備培訓?!皠傞_始手忙腳亂,現在閉著眼都知道按鈕在哪兒!”老羅笑著說。
“推動機械化作業是城市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繞不開的必答題,”中清公司總經理耿昌武介紹說,隨著城市化率的不斷提升,市民對街巷清潔的精細化要求已從“掃干凈”升級為“常態凈”?,F在公司探索的機械化新范式,本質是用技術手段破解傳統作業模式與現代城市管理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在順慶區紅光路背街小巷,記者見證了《指南》中“復雜場景四車聯合作業”的高效協作:兩臺Q1清洗車并排駛過,水流精準沖刷垃圾桶底座頑垢;緊隨其后的S09掃路車旋轉刷盤卷走污水雜物。針對復雜路段,更有“五車聯沖”戰術——多臺高壓車扇形排開同步作業。“這種深度清潔,以前靠人工根本不敢想?!爆F場作業班長介紹道,這套源自《指南》的“背街小巷深度清潔規范”,使該區域垃圾滯留時間從過去平均需要20分鐘縮短至如今只需要5分鐘。
耿昌武介紹說,由中清公司主導編制的《指南》,通過從道路類型、作業場景、設備配比三個維度構建作業體系,其核心是讓清潔作業“可量化、可復制、可優化”。以北城街道片區為例,按標準實施后,作業時效大幅壓縮,人工參與度從過去100%降至如今30%,但路面垃圾滯留時間監測顯示,清潔響應速度反而提升了4倍。
智慧大腦精準調度 “電子圍欄”鎖住每粒塵埃
上午9點,老羅將清掃車駛回中轉站。他習慣性點開手機APP,屏幕上跳出一條新消息:“育英路清掃完成率98%,請核查人行道落葉?!毙畔⒃醋晕挥谥星骞景藰堑闹腔郗h衛大數據中心——這里也堪稱順慶環衛工作的“神經中樞”。
走進指揮大廳,巨型電子屏上流光閃爍。三維地圖中,600余條街巷被分割成無數色塊?!熬G色代表按時完工,紅色提示異常?!睌祿行闹蛋嗳藛T調出了老羅的作業軌跡:清晨6點05分啟動車輛,8點20分完成普掃,期間平均時速8公里?!懊枯v車都有電子圍欄,超區或滯留會報警?!?/p>
更精密的監控藏在細節里。當垃圾清運車駛離點位,地圖上的果皮箱圖標瞬間由紅轉綠;司機駕車抽煙、打電話,車載AI攝像頭也會實時捕捉預警。“過去管理靠腿跑,現在數據自己說話?!惫⒉湔f。
大數據賦能下,連定額管理都變得“智慧”。系統依據道路等級、人流量等參數,為不同車型分配合適的作業面積。比如S1車定額1.5公里,Q4車負責4公里路段加20個垃圾桶保潔。正是這種精細化調度,讓老羅和同事們告別了“人工眼手作業模式”。
“我們正升級系統,未來還將接入AI視頻分析,引入DeepSeek大模型,實現垃圾堆積自動識別、路徑智能規劃?!惫⒉浣榻B說,待今年公司新增的100臺小型清掃車全部到位后,環衛工勞作強度將再降40%。而公司更長遠的規劃是構建“清掃-收運-處理”全鏈條數據可視化體系,600余條街巷的作業將通過“設備自動化+管理數字化”實現精準調度。
傍晚時分,老羅的清掃車再次駛回停車場自動充電,大數據中心屏幕上當日數據正在匯總:機械清掃835萬平方米,垃圾收運530噸,作業完成率99.7%。這些數字背后,是科技為城市清潔注入的動能。順慶城區街巷的清潔,正從“人工作業”邁向“數據智掃”的新時代。
■記者手記
當環衛遇見AI 擦亮智慧城市未來
清晨6點的電機嗡鳴,取代了掃帚摩擦地面的沙沙聲。這看似尋常的聲響轉換,背后是一場關乎城市治理底層邏輯的重構。在順慶區,AI賦能環衛革新,以數據為經緯,編織著未來城市的清潔圖景。
從羅師傅“閉著眼都知道按鈕在哪兒”的熟練操作,到作業班長口中“人工根本不敢想”的五車聯動作業,技術突破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當彎腰2000次的傳統勞作被駕駛座上的精準操控替代,AI托舉的不僅是清潔效率,更是勞動者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這項實踐的可貴之處,在于其構建了“可量化、可復制、可優化”的智慧環衛體系。作業時效壓縮、人工參與度降至30%、響應速度提升4倍——這些數字昭示著標準化與智能化的乘數效應。特別是即將接入的Deep-Seek大模型,預示著環衛系統將獲得自主感知與決策能力。
這場探索證明,科技賦能公共服務絕非簡單疊加硬件設備,而是通過重構生產關系和運營邏輯,釋放指數級效能提升。當環衛車在街頭穿梭,它們清掃的不僅是路面塵埃,更在擦亮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石——我們相信,在AI的持續助力下,城市清潔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而這,僅僅是開始。
來源 南充晚報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