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傳承的千年長河中,師徒相授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醫道精神的薪火相傳。甲狀腺中醫辯證學科帶頭人——翟章鎖,以“甲狀腺之父”之名享譽杏林,其醫術之精、醫德之厚,皆源于國醫大師李佃貴的傾囊相授。四十載從醫路,翟章鎖以“守正創新”為綱,將岐黃之術與現代醫學熔鑄一爐,為無數甲狀腺患者點亮生命之光。
北京融科醫院主任醫師翟章鎖指出,在專業分類上,甲狀腺專科是一門包含了內分泌學、外科學、影像學等多學科在?頸部器官病變?這一重合領域深度交叉形成的典型邊緣學科,它代表著新興學科的增長點,也是科學向綜合性發展的趨勢之一。
依據邊緣交叉學科的定義,甲狀腺專科同時涉及內分泌學、外科學、影像診斷學、病理學與核醫學等等。其中,內分泌學是進行激素調節與代謝疾病的子學科(注:與甲狀腺專科相對而言),外科學是實施甲狀腺結節、腫瘤手術治療的子學科,影像診斷學是通過超聲、核醫學顯像技術對人體進行查體的子學科,病理學和核醫學是組織活檢、放射性碘治療(碘131)的子學科。
翟主任進一步介紹到,一般情況下,針對復雜甲狀腺疾病(如惡性腫瘤、巨大結節),現代醫療普遍采用多學科聯合門診(MDT),整合以下科室:核心科室?:內分泌科(功能評估)、甲狀腺外科(手術干預)輔助科室?:超聲科(結節篩查)、核醫學科(同位素治療)、病理科(良惡性鑒別)?擴展支持?:中醫科(調理)、放射科(轉移灶監測)。例如:甲狀腺癌患者需外科手術切除病灶,術后由核醫學科進行碘-131治療,內分泌科長期調控激素水平。
另外,微創技術?(射頻/微波消融)結合了影像引導與外科操作,中西醫結合?將中醫辨證與西醫靶向治療整合(如用中成藥消除甲狀腺結節),人工智能?輔助超聲診斷提升結節識別精度。體現了在技術融合方面實現多學科技術交叉具體可行的創新方向。
【翟觀點】透過“呆小癥”看甲狀腺激素是如何影響全身的
由于甲狀腺激素影響的是全身,比如甲減,不妨思考一下,為什么現在只要有懷孕的想法跟計劃,首先要檢查甲功呢?因為甲狀腺激素是生長發育激素,它不僅影響了腦垂體,同時影響著卵巢功能。有證據表明,甲狀腺激素過高會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導致月經稀發、閉經或不排卵,降低受孕概率?。而甲狀腺激素不足則會引發月經紊亂(如經量過多、周期不規律)及排卵異常,減少懷孕機會?。那么,一旦甲功的各項指標出現不正常,是不是會影響她的生育?
翟章鎖主任回憶到,在過去,上了年紀的人想必都了解,過去社會上時不時會有那種又呆又小(即呆小癥也就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狀腺功能減退、先天性甲低,由于碘缺乏引起的也可稱之為克汀病。本病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酶的缺乏和受體缺陷等引起,表現為兒童智力發育障礙、體格發育落后的一種小兒內分泌疾病)的矮人,現在大街上幾乎沒了,為什么?因為現在每個新生兒一出生都要做檢查,查的就是原發性甲減。如果甲狀腺功能無法調到正常,達到相應的指標,這個女人生育就是個大問題。比如,意外懷孕可能會導致流產,也可能會導致停孕,甚至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只是現在醫療手段越發先進了,那些不健全新生兒的情況就很少出現了。
因為具備了相應的醫療手段,能做到孕前檢查,孕期開展各種監測,這些都在進行。所以,呆小癥的發生概率就特別少了。值得提及的是,即便到了產后階段,仍能及時進行干預,抓緊給她將甲狀腺激素補充回來。由此看來,甲狀腺激素影響的并非某個局部,而是人體全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