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紹興一位88歲的王大爺(化名)在清洗海鱸魚時,不慎被魚刺扎傷右手手指,令王大爺沒想到的是,不到24小時時間,他的整只手掌因劇烈疼痛腫脹被送入醫院重癥監護室救治。
清洗海魚時被扎到,24小時內疼痛腫脹生命垂危
“沒想到只是把魚清洗了一下,竟讓我爸躺進了ICU。”據王大爺的兒子回憶,其父在家中清洗海鱸魚時,右手小指不慎被魚刺扎到。“當時他覺得沒啥感覺,也沒有作任何處理。”
當天傍晚,王大爺的右手開始紅腫疼痛,癥狀急速惡化,右手腫脹蔓延至前臂,皮膚發紫。經檢查,王大爺右手嚴重感染,醫生懷疑為創傷弧菌感染,緊急為其清創引流,術后因感染性休克將其轉入ICU繼續救治。
經過救治,王爺爺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目前,王爺爺已順利脫機拔管,感染指標也正在逐步恢復正常,即將轉入普通病房。
這起病例再次敲響警鐘:小傷口也可能暗藏大風險。
無聲"海洋殺手"!已出現死亡病例
■ 杭州老人處理鯧魚時感染病菌,器官衰竭離世
2023年2月初的一個早上,杭州73歲的李女士買來一條鯧魚,進行處理、烹飪后食用,因家屬當時都不在家,過程中具體發生了什么不清。
午飯后,她感覺喉嚨痛,第二天早上加重,伴吞咽困難,被送至院,進急診沒多久就呼吸困難、失去意識。
經氣管插管搶救,情況暫時穩定,醫生診斷為喉頭嚴重水腫引發呼吸困難、膿毒血癥、膿毒性休克等,檢測結果顯示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據醫生判斷,李女士原本手上有傷口,在處理鯧魚時感染,因其有基礎疾病,感染后進展迅速,急診專家團隊與“死神”來回拉鋸了一周,最終還是因多器官嚴重衰竭離世。
■ 深圳男子因一條羅非魚失去了一根手指
2023年7月,廣東深圳一男子不慎被羅非魚骨刺傷手指,直到覺得不適才就醫,此時離他受傷已經超過了40小時!
醫生發現,男子的中指發黑,靠手掌的關節位置腫大,整個手紅腫不堪。更危險的是,男子還出現了感染性休克。
為了保住男子的性命,醫生不得不截除了壞死的手指。經過檢查,醫生確認男子感染了創傷弧菌。
■ 澳門出現創傷弧菌感染死亡病例
2024年4月20日,澳門衛生局接獲1例創傷弧菌感染報告。
據悉,患者是澳門居民,62歲男性,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4月15日因發熱、腹痛及腹瀉半天,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就醫并留院治療,體檢無明顯傷口,16日病情惡化,出現休克癥狀,及后轉至深切治療部繼續治療,血培養顯示創傷弧菌,于17日病情惡化死亡,診斷為創傷弧菌及感染性休克。
患者同住家人無類似病征,患者發病前曾在家中處理并進食海產,家人稱未能確定海產有否徹底熟透。
致死率極高!如何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據悉,創傷弧菌,廣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和海產品中,分布極廣,富含蛋白質的牡蠣、毛蚶、貽貝、對蝦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較高,海魚中該菌的污染水平較低,在淡水魚蝦中較少見。感染創傷弧菌后,48小時內死亡率會達到50%以上,如果超過72小時未接受有效治療,則感染的死亡率將會趨近100%。
一旦感染創傷弧菌,其局部癥狀有紅腫熱痛(小傷口突然變“火山口”,周圍皮膚發燙、發紫)、閃電潰爛(24小時內可能出現流膿、發黑、起水泡);全身癥狀有高燒寒戰(體溫飆到39℃+,冷得直哆嗦)、血壓跳水(頭暈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瀉(腸胃像被“海鮮刺客”捅了刀子)。
海洋創傷弧菌青睞哪些人群?
創傷弧菌更青睞——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以及慢性肝炎的患者;喜歡酗酒,但沒有肝病紀錄;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患者。
“創傷弧菌這個‘海洋殺手’雖然兇險,但完全可以預防。”孫雪東強調道,有時候處理海鮮時的一個防護手套,受傷后的一次徹底消毒,很有可能就是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如果不慎受傷并出現疑似癥狀,請立即就醫。
再次鄭重提醒:處理海鮮請戴手套!
處理海鮮時——應戴厚橡膠手套(防刺穿);使用專用工具(避免徒手開生蠔/螃蟹)。
受傷后——如果不小心被魚蝦蟹刺傷,應立即將血擠出,用清水沖洗,并用碘伏消毒。
食用海鮮時——應徹底煮熟(沸水>5分鐘);避免用傷口接觸腌漬生海鮮汁液。
來源:新聞坊、越牛新聞
編輯:趙婉
審核:揚帆 江瀅
終審:江傳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