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倫德拉·莫迪,1950年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個普通家庭,家里靠賣茶為生,條件很一般。他從小就不是那種書呆子型的學生,但特別喜歡辯論和搞點活動,挺會調動氣氛。8歲那年,他加入了RSS,一個推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組織,這對他后來的路影響不小。長大后,他沒走尋常路,跑去全國各地游歷了兩年,看遍了印度的各種文化和社會面貌,回來后就一頭扎進了政治。
70年代,他在RSS干得風生水起,尤其是在印度緊急狀態那幾年,他干了不少地下工作,反政府傳單都敢偷偷印。后來跳到印度人民黨(BJP),從基層干起,一步步爬到全國組織總書記的位置。2001年,他當上了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搞了13年,把那地方的經濟弄得挺紅火,修路、建廠,吸引了不少投資。不過,2002年的騷亂也給他抹了黑,雖然法院說他沒直接責任,但這事一直是個爭議點。
2014年,莫迪帶著BJP打贏了大選,當上了印度總理,喊著要搞經濟發展和干凈政府。他推了好多大招,像“印度制造”“數字印度”,還弄了個全國統一的稅制。2019年又連任,廢了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還改了公民法,爭議大了去了。2020年疫情來了,他封鎖全國,疫苗也推得挺快,但醫療系統崩得太慘,挨了不少罵。2024年,他第三次當選,雖然黨里席位少了點,還是穩坐總理位子,繼續推他的經濟改革和國際合作。
莫迪這人吧,粉絲說他把印度帶上了快車道,批評的人說他搞民族主義,把社會搞得更分裂了。不管咋說,他從一個小茶肆幫工走到今天這步,確實挺牛的。
印度經濟蹭蹭漲,數據咋說
2022年,印度GDP已經到了3.38萬億美元,增長率6.7%,直接超了英國,成了全球第五大經濟體。2023年,IMF的數據顯示,印度GDP漲到3.6萬億,2024年預計能到3.834萬億,增長8.2%。到了2025年,GDP可能破4萬億,增長6.4%,超過日本,坐上全球第四的位子。如果這勢頭保持下去,到2027年,印度GDP能沖到5萬億,干掉德國,變成全球第三。
為啥漲這么快?政府砸錢搞基建是個大原因。2022年,印度的電力裝機容量漲了22%,可再生能源這幾年翻了倍。高速公路從2014年的3.81萬公里,到了2023年已經7.29萬公里,機場數量也從74個翻到148個。科技方面,班加羅爾那邊的IT產業火得不行,美國的美光公司投了10億搞半導體廠,富士康也在印度擴廠,生產iPhone啥的。
但這漲勢也不是沒毛病?;m然鋪得快,可質量跟不上。2023年6月,奧里薩邦火車撞了,三列車脫軌,死傷上千人,查下來是鐵路維護沒錢,政府光顧著新建,老線路爛在那兒。塑料公路、豆腐渣橋的事兒也老被爆出來,腐敗和財政超支的問題藏不住。
對中國來說,印度崛起是個啥威脅
印度這幾年跟中國對著干的味兒越來越濃。先說經濟,印度GDP雖然還不到中國三分之一,但增速比咱們快,全球企業都盯著它。富士康、蘋果這些公司把生產線往印度搬,中國制造業的壓力大了去了。印度還推“印度制造”,想搶咱們的低端制造業市場,雖然現在還差點火候,但長遠看,這是個勁敵。
地緣上更頭疼。印度跟美國走得近,2023年莫迪訪美,簽了協議一起造戰斗機引擎,還買了高級無人機,這擺明是沖著中國來的。印太地區,美國拉著印度、日本、澳大利亞搞“四方聯盟”,想圍堵咱們。邊境上,2020年加勒萬河谷打了一架后,兩邊都屯了重兵,擦槍走火的風險一直有。藏南那塊地,印度死咬著不放,還老想插手不丹、尼泊爾的事兒,對中國邊境安全威脅不小。
貿易上,印度對中國貨的態度也硬了。2020年禁了幾百個中國APP,像TikTok啥的,理由是“國家安全”。2023年又加了關稅,搞得中國對印出口有點卡殼。雖說印度還得靠中國進口不少東西,但它明顯想減少依賴,往西方靠攏。
世界咋看一個富裕的印度
印度有錢了,不光是中國的事兒,全世界都得掂量掂量。經濟上,它要是真成全球第三,市場那么大,誰不想分杯羹?但印度的野心不小,新國會大樓里那幅“統一印度”地圖,把巴基斯坦、尼泊爾甚至中國一塊地都畫進去了,鄰國直接炸鍋。這心思明擺著,不光是經濟崛起,還想當地區老大。
軍事上,印度跟美國合作造武器,買無人機,海軍也在印度洋晃悠,想控海路。2023年,它還試射了射程5000公里的導彈,能打到中國和中東,這信號很明顯。全球能源、貿易線都得受影響,尤其是中東到亞洲的油路,印度一掐可不得了。
社會方面,印度雖然窮人少了,但15%的人還活得很苦,10%的富人攥著57%的錢,底層50%才分13%。這差距要是炸了,街頭亂起來,難民、動蕩可能往外溢,東南亞、歐洲都得跟著頭疼。加上印度人容易被民族主義點著,宗教沖突、經濟糾紛一爆發,誰都得防著點。
印度自己的麻煩也不少
別看印度漲得快,內部問題一大堆。貧富差距就不說了,農村還是老樣子,農民種地賺不到錢,城里高樓蓋得歡,底下貧民窟一堆。政府搞補貼,但兜不住所有人,窮人怨氣越來越大。
基建也是個坑。新東西建得快,老東西修不動,鐵路、橋梁老出事,錢都花在面子上,里子爛得不行。財政赤字2023年已經占GDP的6.4%,再這么燒錢,早晚得喘不過氣。
地緣上,印度四面樹敵。跟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掐著,跟中國邊境對峙,跟尼泊爾、不丹關系也不省心。它想當老大,可鄰居都不服,國內還得防著分裂,東北部和南部的獨立勢力一直沒消停。
說白了,印度有錢了,全球格局得變。經濟上,它市場大、人口多,消費能力一上來,西方企業全得圍著它轉,中國制造業的日子不好過。軍事上,它跟美國綁一塊,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肯定得調整,中國得花更多心思對付。
但印度這崛起也不是啥好事都帶。社會不穩、地緣野心太大,可能把周邊搞亂,難民、沖突一多,全球都得跟著擦屁股。它要是真控了印度洋,能源線一卡,油價飆升,誰都跑不了。
所以,一個富裕的印度,既是機會也是麻煩。中國得防著它搶市場、搞對抗,世界得防著它瞎擴張、內部炸鍋。莫迪這把能玩成啥樣,大家都得盯著瞧。
參考資料
李默.納倫德拉·莫迪[J].世界知識,2014,(12):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