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2025年7月2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簽署法律,正式宣布中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合作。該法律明確規定,未來IAEA對伊朗核設施的任何核查,都必須事先獲得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的批準。此舉瞬間引爆國際輿論,成為全球核安全監管體系的重大震蕩,也使得伊朗核問題重新成為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這不僅是一場核查機制的危機,更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變化的直接反映。
伊朗近年來對IAEA的信任急劇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對國際核查體系政治化的強烈反感。伊朗官方曾多次公開指責IAEA在執行核查職能時,明顯偏袒西方國家立場,充當其政治工具。特別是在IAEA理事會投票宣布伊朗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義務后,緊接著以色列對伊朗福爾道核設施發動空襲,這加劇了伊朗對IAEA的質疑與敵意。作為全球核監管最重要的機構,IAEA的中立性和公正性遭到挑戰,其監督作用的合法性也隨之動搖。伊朗的此次斷然中止合作,是對這種被政治操縱的回應,也是對國家主權與安全利益的強烈捍衛。
不可否認,伊朗的舉動將引發國際社會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全球核查機制被削弱,核不擴散體系因此面臨嚴峻風險。失去透明監督,伊朗核計劃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國際認可,核擴散風險隨之升高。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擔心,伊朗或利用此機會加快核武器研發進程,令本已緊張的中東安全局勢雪上加霜。西方勢必采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和外交孤立,導致地區沖突風險驟然上升,地區和平環境面臨重大考驗。
這一事件折射出當前國際秩序和地緣政治的深層博弈。伊朗對IAEA合作的中斷,是發展中國家對西方主導的國際機構長期不滿的體現,暴露出現行多邊體系權力分配的嚴重不均。以色列作為西方在中東的代理人,持續發動針對伊朗核設施的軍事行動,無疑將該地區推向新的不穩定臨界點。伊朗借助新法律限制IAEA權限,不僅是對外部壓力的反擊,更是爭取自身戰略主動權的手段。這種對抗態勢在未來很可能導致各方態度更趨強硬,難以通過外交渠道化解分歧。
從核安全監管的角度看,IAEA如何在保護核不擴散基本原則的同時,重建其被廣泛認可的中立權威,成為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大難題。權力政治介入下的核查機制面臨信任危機,國際社會亟須推動各方回歸合作與透明,恢復核查體系的有效運行。伊朗若持續封閉核查通道,只會加劇外界猜疑,加深孤立,損害其自身國家利益。唯有在尊重國家主權的基礎上,尋求合作與透明,才能實現核計劃的合理監督,避免陷入更深的外交困局。
縱觀此次事件,伊朗與IAEA合作的中止不僅是一場核問題的震蕩,更是當今國際秩序調整與權力重構的縮影。它警示各方,任何以政治手段操縱國際機構、損害其獨立性的做法,都會引發嚴重后果,損害全球安全環境。國際社會必須以此為鑒,努力構建更公平、公正的多邊合作機制,尊重各國合法權益,才能真正維護核安全與世界和平。當前形勢下,相關各方需要克制與理性,避免局勢惡化,防止走向難以挽回的對抗。
伊朗斷絕與IAEA合作,是地區安全新的不穩定因素,既反映了核查機制的脆弱,也暴露了國際秩序面臨的深刻挑戰。面對這一局面,全球核不擴散體系亟需改革,以提升權威和公正,重建信任機制。與此同時,中東各方更應在緊張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保持冷靜,防止軍事沖突進一步升級。任何單方面的強硬措施都可能引爆連鎖反應,導致災難性后果。未來的國際努力應聚焦于推動對話和合作,尋求務實解決方案,確保核安全目標的實現。
當下世界正處于多極化與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伊朗與IAEA關系的斷裂正是這一現實的集中體現。只有尊重主權、重視合作、強化透明,國際社會才能真正有效應對核擴散威脅。否則,核安全的制度根基將不斷被侵蝕,全球穩定與和平面臨的風險將不斷累積,危機將隨時爆發。各方應牢記,核查機制的生命線在于信任和共識,缺一不可。伊朗斷然行動雖有其內部邏輯,但從長遠看,國際合作仍是維護全球安全的唯一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