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玻纖行業投資邏輯的核心在于供需格局的優化賦予龍頭企業明確成長潛力。需求側:風電、光伏復合材料(如新型邊框)及汽車輕量化三大領域加速擴張,持續支撐行業景氣度上行;供給側:新增產能投放顯著趨緩疊加庫存去化成效顯現,推動產品價格企穩回升并積蓄彈性空間。最終龍頭企業憑借技術壁壘與高端產品結構升級(如風電紗、電子布),實現盈利能力的實質性修復,疊加當下估值處于相對低位,形成“供需優化-盈利改善-價值重估”的成長閉環。
1.玻纖行業概述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越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比強度高、重量輕、彈性模量高、伸長率低、電絕緣性好、耐腐蝕、耐高溫、吸濕低等優點,是現代工業中最為廣泛的復合材料,目前用于全球復合材料工業的增強材料主要有玻纖、碳纖維和芳倫纖維,其中玻纖占比為98.80%,與傳統材料相比,玻纖增強材料價廉、質輕、性優、更為節能環保。玻纖生產工藝中池窯拉絲法是目前最先進的工藝方法,該生產工藝排污少、能效高。
2.玻纖行業產業鏈
玻纖產業上游包括礦物原料、化工原料、金屬原料、能源動力等,中游可進一步拆分為玻纖紗、玻纖制品、玻纖復合材料三大子行業,下游可用于建筑建材、軌道交通、電子電器、工業設備、汽車、新能源等國民經濟各大領域。
3.供需逐漸平衡,玻纖價格底部確立
3.1供給端:新增產能逐步下行
24 年玻纖產量同比增速延續回落,預計新增產能 25 年逐步釋放。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2024 年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達 756 萬噸(其中池窯紗/坩堝拉絲產量分別為 726/30 萬噸),同比+4.6%,2022 年以來產量增速連續三年回落,能耗較高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的坩堝拉絲產能連續三年下降。而據中國纖維復材網,2023 年中國玻纖產量在全球產量中占比為70%,考慮近年來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國內,我們假設 24 年國內產量占比達 72%,測算2024 年全球玻纖產量約為 1050 萬噸,同比+1.7%。據卓創資訊,25 年前 5 月國內玻纖預估產量分別為 63.0/57.7/62.1/66.5/69.34 萬噸,其中 4/5 月產量同比增速達 15.6%/15.9%,隨著新增產能逐步釋放,預計 25 年產量同比將延續增長。
3.2高端領域需求放量帶動玻纖需求穩步增長
玻纖的下游較為多元化,主要涵蓋建筑、電子電器、交通運輸和風電新能源等四大領域。我們認為傳統建筑領域整體增速或將趨于放緩,而在熱塑紗、風電紗和電子紗等高端領域具有相對較高壁壘,該領域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全球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演進,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需求持續擴大,對 AI 服務器和高速網絡系統的旺盛需求推動對大尺寸、高速高多層 PCB 和高頻高速 CCL的需求,低介電電子布以其低 Dk 和低 Df 的特性,成為滿足高性能需求的理想材料。根據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2024 年全球低介電玻纖市場規模約為 2.8 億美元,預計到2033 年將達到 19.4 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 23.8%。近年來國內企業持續推進技術研發,國產低介電電子紗有望取得突破,其中中材科技二代低介電超細紗已通過主要客戶多輪測試驗證,實現小規模產銷,同時公司擬將年產 2600 萬米特種玻纖布項目產能增加至3500 萬米,高端產品的拓展有助于提升玻纖企業差異化競爭能力并提升整體盈利能力。供給方面,25H1 行業新點火產能達 50 萬噸,隨著行業復價落地企業盈利恢復,前期基本建成的新增產能逐步釋放,我們認為在行業龍頭理性競爭下產能投放節奏將趨緩,且新增產能多與老舊產線冷修配合進行,我們預計 25H2 新增產能壓力相對較小。
3.3伴隨需求回暖,玻纖價格底部確立
2025 年需求邊際改善,供給側新增產能可控,產品價格同比提升。2024 年上半年,需求端季節性恢復,庫存下降,在經歷前期的低價競爭后,中小企業虧損嚴重,復價成為行業共識,自 3 月底起,玻纖復價先從小批量產品啟動,逐步擴張到主要品種產品價格普遍上調,截至 2024 年 6 月初,巨石成都纏繞直接紗 2400tex 價格為 4000 元/噸,較年初以來低點提升 25%。2024 年 11 月底,由于能源/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漲及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同時 2025 年風電/熱塑需求預期向好,多家玻纖企業對風電紗/熱塑短切等產品進行復價。2025 年初以來,消費電子需求回暖,多家玻纖企業對電子紗/布產品進行復價 800元/噸和 0.3 元/m。目前,玻纖粗紗和電子紗價格均同比提升,全年玻纖企業盈利有望改善。
4.玻纖行業盈利能力逐季改善,2025Q1 歸母凈利潤同比高增
2023 年以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和細分領域需求下降影響,玻纖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2024 年,玻纖下游需求結構性回暖,玻纖板塊實現營收 556.03 億元(yoy-2.06%),較 2023 年降幅收窄 8.37pct。隨需求增速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玻纖板塊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玻纖板塊實現歸母凈利潤33.02億元(yoy-46.99%),較2023年降幅收窄4.80pct。
分季度看,2024Q1,玻纖板塊歸母凈利潤僅為 4.97 億元(yoy-69.99%),多數中小企業虧損嚴重,3 月底開始,多家玻纖企業開啟多輪復價,玻纖價格逐步企穩回升,板塊歸母凈利潤降幅逐季收窄,2024Q4 玻纖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為 17.55%。2025Q1,玻纖板塊實現營收 140.87 億元(yoy+25.24%),歸母凈利潤 13.17 億元(yoy+165.66%),主要系風電景氣度上行、熱塑需求增長、消費電子需求回暖疊加去年玻纖多輪提價產品價格同比回升所致。
2024 年,玻纖板塊毛利率 19.03%,同比下降 5.29pct。分季度看,Q1-Q4 各季度玻纖板塊毛利率分別為 18.29%、19.16%、20.20%和 18.40%,2025Q1 玻纖板塊毛利率提升至 22.57%。2024年,玻纖板塊凈利率 6.50%,同比下降 5.64pct,主要因毛利率下降影響,2025Q1 玻纖板塊凈利率已提升至 10.03%。2024 年,玻纖板塊 ROE 為 4.85%,同比下降 4.68pct。
5.玻纖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玻纖行業投資邏輯的核心在于供需格局的優化賦予龍頭企業明確成長潛力。需求側:風電、光伏復合材料(如新型邊框)及汽車輕量化三大領域加速擴張,持續支撐行業景氣度上行;供給側:新增產能投放顯著趨緩疊加庫存去化成效顯現,推動產品價格企穩回升并積蓄彈性空間。最終龍頭企業憑借技術壁壘與高端產品結構升級(如風電紗、電子布),實現盈利能力的實質性修復,疊加當下估值處于相對低位,形成“供需優化-盈利改善-價值重估”的成長閉環。
相關個股:中國巨石、中材科技、國際復材、宏和科技。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波動;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行業競爭加劇;盈利預測不及預期。
參考資料:
1.2024-10-6國盛證券——價格底部逐步確立,巨石結構優勢依然構筑超額利潤
2.2025-6-5華泰證券——煥新提速,供給轉型
3.2025-3-13國投證券——全球玻纖龍頭護城河深厚,周期底部開啟上行新征程
4.2025-6-16國投證券——下游需求收縮 2024年經營承壓,消費建材C端優勢凸顯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