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為 YU7 車型配套的 Xiaomi Life 車載磁吸紙巾盒在小米汽車 App 商城上架,售價 169 元,這一價格引發網友質疑,認為其過于昂貴。
7 月 2 日,雷軍在直播中首次回應了該定價問題。他表示,這款紙巾盒因材質和制作工藝復雜,最初設計未能通過車規測試,后來調整了材質和膠水,導致成本大幅上漲。
他還以吐魯番為例,指出該地夏季車內溫度可達 90℃,普通紙巾盒會被曬化,而小米這款紙巾盒為保證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選用了耐高低溫材料,內置 14 塊特制磁鐵,且外層由耐高溫 PU 皮手工包覆,內襯超細纖維,所以成本較高。不過,雷軍也承認 169 元的售價確實偏貴,稱正在督促同事降低成本。
針對雷軍的回應,有網友調侃 “紙巾盒用車規級,芯片用消費級”。
網友的這句調侃,或許是認為小米YU7使用8gen3消費級芯片,卻在紙巾盒上以車規級為由定價較高,兩者形成反差,覺得小米在紙巾盒定價上有借 “車規級” 之名抬高價格之嫌。
在汽車芯片領域,消費級芯片和車規級芯片有著顯著區別。小米 YU7 使用的高通驍龍 8 Gen3 芯片,屬于消費級芯片。其在性能上具有明顯優勢,在 CPU 算力方面,高通 8 Gen3 達到 330K,比車規級的高通 8295 的 230K 高出約 40%,這使得車機系統在處理復雜指令、多任務運行時更加流暢高效。在 GPU 性能上,高通 8 Gen3 集成的 Adreno 750 GPU 性能高達 4.6TFLOPS ,而 8295 的 GPU 性能僅 2.9TFLOPS ,因此在運行對圖形要求較高的應用或游戲時,8 Gen3 能呈現出更精美的圖形渲染效果,無論是 3D 導航界面還是高清視頻播放,都能帶來頂級視覺體驗。在 AI 算力方面,高通 8 Gen3 為 60TOPS,8295 的 AI 算力為 30TOPS(單顆 V73 版本),8 Gen3 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應用方面,能更快速準確地處理相關任務。消費級芯片由于應用廣泛,如在手機、平板等大量產品中使用,產量龐大,成本相對較低,驍龍 8 Gen3 的成本大概只有 8295 的一半,這對于車企控制成本來說極具吸引力。
然而,消費級芯片的劣勢也不容忽視。車規級芯片須通過 ISO 26262、AEC - Q100、IATF 16949 等安全認證,認證周期長達 3 - 5 年,缺陷率標準嚴格,像高通 8295 的缺陷率標準為 0 - 10PPM,即每百萬個產品中最多允許 10 個次品;而消費級芯片只需通過 JESD47 等基礎電子標準,如高通 8 Gen3 只要低于 500PPM 就行,若將其放到車上,相當于賣出 20 萬輛車,其中有 100 輛很可能出問題。在使用溫度方面,消費級芯片的工作溫度為 0 - 70℃,車規級芯片則為 - 40 - 125℃,汽車使用環境復雜,冬夏溫差極大,容易突破消費級芯片的溫度極限。車規級芯片設計壽命要保證正常使用 15 年以上,消費級芯片僅為 3 - 5 年,并且車規級芯片必須要有冗余設計,消費級芯片則不必。
其實,比亞迪、理想等車企在消費級手機芯片的車規應用上也有不少實踐。比亞迪在部分車型的車機系統中嘗試使用消費級手機芯片。比如早期部分車型曾采用聯發科的手機芯片,這類芯片在性能上能夠滿足當時車機系統的基礎功能需求,像導航、音樂播放、藍牙連接等。但消費級手機芯片在車規適配上面臨著諸多問題,比亞迪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來應對。在散熱方面,為芯片設計了更高效的散熱模組,采用大面積的散熱片和風扇組合,增強芯片在車內高溫環境下的散熱能力,避免因溫度過高導致性能下降或損壞。在系統優化上,對比亞迪自研的 DiLink 智能網聯系統進行深度定制,針對消費級芯片的特性優化系統底層架構,減少不必要的后臺程序運行,提高芯片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通過不斷的 OTA 升級,持續改進系統對芯片的適配性,提升車機的使用體驗。
理想汽車在芯片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早期的理想 ONE 車型,車機系統搭載了高通驍龍 820A 芯片 。這款芯片在當時應用廣泛,能夠為理想 ONE 的車機系統提供基礎算力,支持車輛的多媒體娛樂、導航等功能。不過,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驍龍 820A 在性能上逐漸難以滿足日益復雜的車機應用需求,像多屏聯動、更高級別的智能語音交互等功能,對芯片的算力和圖形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理想后續推出的 L6、L7、L8、L9 等車型中,全面升級為高通驍龍 8295 車規級芯片。這一升級大幅提升了車機系統的性能,驍龍 8295 具備更強的 CPU 運算能力和 GPU 圖形處理能力,能夠輕松應對多屏互動、高清視頻播放、復雜 3D 導航界面顯示等任務,為用戶帶來更流暢、更豐富的智能座艙體驗。同時,作為車規級芯片,驍龍 8295 在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對復雜車規環境的適應性上,相比消費級的驍龍 820A 有了顯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因芯片故障導致車機系統異常的風險 。
此前,特斯拉也曾因使用消費級芯片引發爭議。特斯拉采用的 ADM Ryzen 桌面級芯片,雖然讓車機流暢度表現出色,但由于其屬于消費級芯片,在可靠性方面飽受詬病,頻繁出現黑屏、卡死等現象。小米此次在 YU7 車型上車規級紙巾盒與消費級芯片的搭配,也難免引發大眾質疑。
盡管小米宣稱通過車規級封裝工藝改進,讓 8 Gen3 能應用于汽車,車機的核心板也通過了 AEC - Q104 車規級測試等一系列嚴苛測試,覆蓋超 17 類環境、280 項測試場景,驗證等效 10 年以上使用周期,但實際使用效果仍有待市場檢驗。畢竟,汽車關乎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任何可能影響安全與穩定性的因素,都會成為消費者關注與擔憂的焦點。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