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中小學老師編制管控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
今年2月,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管的《中國機構編制》刊登題為《堅持“三個導向” 統籌調劑教育領域編制資源》的文章。文章由湖北鄂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投稿。文中稱,為了應對即將出現的小學教師過剩,鄂州將鎖死中小學教師編制總量,防止編制無序增長。
7月3日,《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吳小然家住湖北鄂州,即將從武漢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畢業。自去年11月起,她就一直關注鄂州小學教師的招聘信息。“今年3月份就有人致電市教育局,對方回應稱今年一個小學教師都不招,等到4月初招考通知發布,真的一個小學教師崗位都沒有。”
報道稱,停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鄂州對中小學教師編制的管控。鄂州是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也是國內較早調整教師編制的地級市。
鄂州市委編辦在前述文章里談道,教育領域是編外人員管理的重災區。2022年,全市有編外教師2367人,與編內教師人數比為1:3,存在群體數量大、進口不規范、薪酬待遇低、人員不穩定、支出保障難等問題。為逐步控制編外人員規模,在招聘編內教師時要求各區執行“進一退一”原則,即招聘1名編內教師必須減聘1名編外教師。截至目前,共減聘編外教師1074人,編外教師規模減少45.4%。另一方面,當地面向全市聘用時間較長、表現優秀的編外教師開展定向招聘。通過招聘考試,將357名優秀編外教師納入編制內,解決編外人員遺留問題的同時,也保障了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開展。
從生源變化情況看,因小學生源持續降低,即將出現小學教師過剩的矛盾。為全面保障各學段供需平衡,加快學段間人員編制調整力度,及時核減小學階段教師編制500名,增核至初中階段。逐步開始減少小學教師招聘數量,協同教育部門積極摸排全市小學教師具體情況,在總量過剩的情況下,先行將具備初中教師資格的98名小學教師,調整至初中學段教學。
當地通過全面盤好用活教育領域現有人員編制,在保障教學需求的情況下,提前控制人員規模,大幅降低人員供養成本。2023至2024年,全市年均招聘教師386名,比往年平均值下降了30%,縮減了財政供養人員。另外,在學校編制調配過程中,聯合教育部門加強對全市學校分布的調研摸底,在保障農村學齡兒童就近上學的基礎上,通過減少非必要的教學點,直接撤銷空殼學校、教學點43所,為生源增加的城區優質學校騰退教師編制資源377名。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東部,現轄鄂城、華容、梁子湖三個縣級行政區和國家級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臨空經濟區兩個功能區,常住人口百余萬。
(綜合自澎湃新聞、中國新聞周刊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