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親口說出殘忍真相之后,日本感覺大事不妙,為了爭寵,很有可能要對中國下手了。
被特朗普指著鼻子罵“寵壞了”,日本這回估計真有點懵,明明是第一個跑去“大哥”面前表忠心的,怎么一轉眼,就成了被公開羞辱的典型?
更有趣的是,這邊剛被美國人教訓完,那邊中國部分解禁了日本水產品,本來是個善意的信號,可日本扭頭就宣布了一個宏偉計劃:要去5500米的深海里撈稀土,號稱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都知道,在貿易談判上被美國敲打后,日本急需向美國重新證明自己的價值,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妙計”,那就是炒作稀土。
日本媒體開始大肆宣傳要在南鳥島附近的深海開采海量稀土,這番話明擺著是說給美國人聽的,意思就是我們自己有礦,還有利用價值。
可問題是,這些稀土連日本自己都消化不了,要知道,5500米的深海采礦,本身就是個世界級難題,日本自己的技術也就勉強夠到2500米。
就算技術上真能突破,光是把那些稀土泥從海底撈上來,再脫水、運輸,成本就高到沒譜,可能是陸地開采的好幾倍。
而且日本的汽車和電子企業,前腳還在抱怨中國稀土出口審查收緊,導致成本上升,甚至不惜停產抗議,后腳難道就要含淚用上自家產的“天價”稀土,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二”的買賣,等于親手扼殺自己的支柱產業。
比成本更要命的,是技術上的死穴,資源博弈玩到最后,從來不是比誰家礦多,而是比誰能把礦變成能用的材料。
全球稀土產業的咽喉,不在于挖礦,而在于后端的萃取、分離和提純技術,而這項技術的全球霸主就是中國,而且還是掌握著超過九成的精煉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從深海里挖上來的稀土,含水量奇高,而這也大大提高了提純難度和能耗,幾乎是陸地礦石的三倍以上。
所謂的“擺脫依賴”,結果繞了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不難理解,這出“資源獨立”的大戲,從劇本開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場演給自己的獨角戲。
既然明知在經濟和技術上都行不通,日本為什么還要如此高調地把這張牌打出來,其實還是因為這張“稀土牌”,壓根就不是打給市場的,而是打給政客看的。
對外這是石破茂政府在美日談判桌前,能憑空捏造出的唯一新籌碼,面對特朗普這種只認利益的“交易大師”,日本手里幾乎無牌可出,中國有市場和稀土,歐洲有體量和標準,可是日本除了被拿捏的汽車產業幾乎沒有了。
眼下手里沒牌,就只能畫一張,通過渲染“對抗中國供應鏈”的悲壯敘事,日本試圖向美國傳遞一個信號:只要你在關稅上放我一馬,我就能幫你解決后顧之憂。
可惜特朗普根本不吃這套,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利益,減少逆差、制造業回流、日本立刻開放農產品市場,是能寫進競選傳單的政績,而不是一個十年后都未必能實現的科學幻想。
對內炒作稀土是一場轉移視線的“精神勝利法”,日本當下的經濟困境,誰都看得見,中國收緊關鍵原材料,日本汽車生產線就要停擺,美國威脅加征鋼鋁關稅,日本經濟就要萎縮。
在內外交困的焦慮下,一個“資源獨立、掌握國運”的宏大敘事,是安撫民心的最佳方法,日本媒體刻意模糊技術和成本的黑洞,大肆渲染“日本也能扼住資源命脈”的民族自豪感,本質上就是來掩蓋眼下實實在在的無能。
日本今天在外交上進退失據的種種尷尬,歸根結底,源于一種時代錯位感,日本還在用冷戰時期的舊思維,來應對一個早已變天的世界。
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樂于維護一個穩定的盟友體系,需要日本這樣的“模范生”來裝點門面,在那個時代,日本的“順從”和“配合”,確實能換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可是這種長期的依附關系,讓日本精英階層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家臣心態”,他們覺得只要把主子伺候好了,天就塌不下來。
但現在世界回到了一個大國激烈博弈的“叢林時代”,美國都已經自顧不暇了,奉行的是赤裸裸的“美國優先”,如今的美國已經開始重新估算盟友的價值了。
一個只會點頭哈腰,卻不能提供核心利益,甚至還想分一杯羹的盟友,其中分量自然會大打折扣。
相反,日本他們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第一反應不是如何維護本國利益、據理力爭,而是想著怎么討好美國,這種心態,說得難聽點,就是在長期安逸中形成的戰略惰性。
日本不敢像中國那樣跟美國掰手腕,也沒有歐洲那種“老子不跟你玩了”的底氣,于是只能在舊框架里打轉,試圖用戰術上的小聰明,來彌補戰略上的根本缺陷。
這次的稀土風波,恰恰把日本推入了一個最危險的境地:既得罪了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又沒能從“大哥”那里換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到頭來很可能兩頭落空,里外不是人。
值得注意的還是中國的反應,商務部發言人沒有激烈駁斥,只是淡淡地表示,中方反對單邊加征關稅措施的立場是一貫的,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規則,與中方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可持續發展。
畢竟歷史早已證明,在資源和產業鏈的博弈中,擁有全產業鏈優勢的一方,永遠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日本如果真想破局,與其砸下天文數字的錢去挖那些海底泥,不如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在如此關鍵的工業命脈上,被別人甩得越來越遠。
當全世界都在尋找新出路的時候,日本卻一頭扎進了自導自演的稀土迷局里,這才是它最大的戰略誤判,而特朗普那句刺耳的“寵壞了”,也許正是能把日本從“特殊關系”的美夢中敲醒的一聲警鐘。
參考信源
證券時報2025-06-12——有關稀土!商務部回應
觀察者網2025-07-01——特朗普威脅日本:被寵壞了,貿易協議要告吹
鳳凰網財經2025-07-02——美國日本貿易談判陷僵局,特朗普稱:日本被寵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