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是一件在普通不過的家務,但是洗碗的習慣卻因人而異,別小看這一個不起眼的家務事,如果沒有做對的話,那么很可能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就比如以下這6個“洗碗壞習慣”,很多家庭都有,趕緊告訴爸媽快改掉,越洗越臟,對身體不利。
01.洗碗之后疊放
洗完之后餐具都是怎樣放置的?其實很多家庭洗完碗之后都會統一將這些餐具疊到一起,然后放在櫥柜里,別小看這一個舉動,作為健康埋下了“隱患”。
根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將餐具疊在一起存放會導致餐具的表面細菌總數超標,有一組數據顯示,疊一起存放的餐具細致總數為560000cfu/套,
而洗完之后將這些餐具豎著放細菌總數為為8000cfu/套,不難看得出疊放是豎放細菌總數的70倍,所以如果你洗完之后習慣的將這些餐具疊放,
千萬要改過來,正確的方式是將餐具樹放,這樣更有利于表面瀝水保持干燥,減少細菌滋生,保護健康,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習慣性的這樣做,告訴你的父母,趕緊改掉這個壞習慣。
02.泡餐具
有很多人吃完飯之后,會將這些餐具統一的泡在水中,認為泡一泡再清洗會更加方便,甚至忘記清洗了,直接將這些餐具過夜留到第2天早上再洗,
有數據顯示原本只有1000個細菌的碗筷,如果在水里浸泡10個小時之后,細菌總數會飆升至一開始的7萬倍。
雖然到最后都是要清洗的,但如果餐具的表面細菌總數會較高,那么清洗之后也就會有殘留,這些潛藏的細菌也會間接地影響到身體健康,
所以奉勸大家,餐具最好及時清洗,不要放在水中浸泡,減少細菌繁殖滋生的概率。
03.洗潔精兌水用
我們在洗碗的時候都會使用到洗潔精,但是有一些人生活的比較節儉,覺得洗潔精太浪費,會在洗潔精里面兌水,然后使用,大部分的洗潔精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
而且會有一些防腐的成分,夠避免開封之后的洗潔精滋生細菌,但如果在洗潔精當中兌水,那么無疑是給細菌敞開了大門,擠出來的洗潔精已經不干凈了,
再用來洗碗怎么能洗干凈呢?所以奉勸大家一桶洗潔精不要使用太長時間,也不要把洗潔精兌水使用,會增加細菌繁殖。
04.洗碗布沒用爛就不換
不管你使用的是白潔布還是洗碗棉,一定要經常更換,然而許多老一輩的人生活得比較節儉,一塊洗碗布只要沒有爛掉就不會主動更換,認為每天都清洗也不會有多臟,但實際上一塊很久沒有更換的洗碗布,表面的細菌是你無法想象的。
有一組數據實驗顯示在各地調查洗碗布的細菌總數發現,北京地區每平方厘米洗碗布的細菌總數為150~17.76億個,上海地區為每平方厘米細菌總數62.5~8.75億個。
而馬桶圈周圍的細菌總數也不過才3000萬個,長期不換的洗碗布甚至比馬桶還要臟,所以洗碗布一定要經常換,洗干凈之后還要消毒。
05.碗筷從來不消毒
很多家庭只是洗碗但是從來不消毒,幽門螺桿菌就喜歡那些從不消毒的人,所以家里用的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可以使用碗筷消毒柜,如果沒有也可以煮一大鍋開水,
將清洗干凈的碗筷放進去煮15~30分鐘,蒸汽消毒也能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能夠避免餐具碗筷表面的細菌會相互交叉感染,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
06.不要大量、濫用洗潔精
多數的洗潔精都含有表面活性劑和防腐劑,即便洗得再干凈,也有少量的殘留,而這些東西會間接的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干擾,身體內分泌系統甚至誘發慢性炎癥,
有實驗顯示長期低劑量接觸表面活性劑會損傷腸道的屏障功能,甚至增加致癌的風險,所以在使用洗潔精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品牌的洗潔精,
而且建議控制用量,一升溫水可以使用3~4滴洗潔精,如果有重油污的時候,可以使用熱水干預,并且使用流動的水至少沖洗15秒鐘。
總結:
“洗碗”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方式有誤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為了家人的健康,千萬不要忽視,尤其要告訴爸媽,這6個習慣壞習慣要改正過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