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越,編輯重點君
劃重點:
1、近年來,高達30%的蘋果稅招致了全球范圍的反壟斷監管。近期美國法院已將App外鏈交易的蘋果稅比例清零,歐盟委員會則將外鏈蘋果稅壓降至12%,蘋果牢固的“圍墻花園”開始局部松動。
2、時至今日,中國iOS開發者既不能通過外鏈使用第三方支付,更不能通過第三方渠道下載App,只能繼續繳納30%的蘋果稅。日益顯性的蘋果稅歧視政策,只會惡化蘋果在華的iOS生態與市場競爭力。
3、中國是蘋果除美國與歐盟之外的全球第三大消費者市場,蘋果有必要將蘋果稅比例向美國和歐盟看齊,我們建議:一是App外鏈蘋果稅直接清零;二是App內購蘋果稅降至20%。
4、此舉若在全球推廣,蘋果每年失去低個位數(3%-4%)的營收,但至少獲得三項回報:一是緩解蘋果稅的全球監管壓力;二是重新獲得開發者好感;三是騰出精力投身AI以及下一代AI終端業務。
5、如果蘋果繼續與全世界為敵,中國市場不會答應,屆時恐怕就不止蘋果稅對齊歐美那么簡單了,App Store這座“圍墻花園”可能會被強拆,畢竟歐盟已有先例。
1997年,李嘉誠拿到了深圳梧桐山隧道獨家運營權,這是從鹽田通往羅湖的唯一必經之路,也是鹽田港的“生命線”。李嘉誠一年坐收過路費兩三億元,小車一次收10塊、貨柜車通行一次收30塊,這種收費模式讓過往的行人叫苦連天。
深圳鹽田區代表聯名上書,強烈呼吁取消梧桐山隧道收費站。深圳政府也想要收購隧道運營權,但李嘉誠要價13億元,多次談判均無疾而終。
2008年,深圳政府另辟蹊徑,修建深鹽二通道并且免費通行,梧桐山隧道車流量旋即下降。三年之后李嘉誠以2.5億元將運營權賣掉,不到當初要價的2成,該隧道后來也開始免費通行。
而打破李嘉誠收費站壟斷之后,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逐步增長至全球前五,直接推動深圳外貿總額40%經此出海。
自2008年7月推出App Store以來,蘋果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覆蓋硬件、軟件、服務的封閉生態系統,被稱為“圍墻花園”。
蘋果的“圍墻花園”,本質上就是數字時代的 “梧桐山隧道”,作為全球15.6億個iPhone用戶與132萬個付費App進行數字商品交易的唯一“收費站”,為蘋果公司收取30%的蘋果稅提供了機制保障,2024年全球收入高達2667億元,營業利潤率高達75%。
近年來,蘋果稅招致了全球范圍的反壟斷監管。目前美國法院已將App外鏈交易的蘋果稅比例清零,歐盟委員會則將外鏈蘋果稅壓降至12%,這座牢固的“圍墻花園”開始局部松動。
但蘋果稅采取了一國一策的回應性整改策略,日本、韓國、巴西、西班牙、英國、土耳其、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的監管重拳還沒到位,蘋果就堅決不改。至于絕大多數未對蘋果稅采取監管行動的國家,更無緣獲得公平待遇。
這家科技巨頭正因貪婪失去全球監管機構、開發者以及用戶的信任。
蘋果是時候調整蘋果稅策略了,例如在全球范圍內主動修訂平臺協議,將App內購蘋果稅降至20%,同時免除App外鏈交易的蘋果稅,以低個位數的營收讓利,化解這場愈演愈烈的蘋果稅抗爭危機。
蘋果的主戰場不應該是蘋果稅,而是AI以及下一代AI終端。只有依靠產品與技術創新、iOS生態持續繁榮,才能贏得市場競爭,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大幅降稅:歐美數字產業狂歡
4月23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美國蘋果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原因在于,蘋果公司在其應用商店中限制應用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剝奪了用戶獲取替代優惠服務的權利。
就在歐盟對蘋果開出5億歐元罰單一周后,針對Epic Games起訴蘋果惡意遵守生效禁令一案,美國聯邦加州地區法院作出最新裁定——要求蘋果公司不得阻礙iOS開發者引導蘋果用戶進行外鏈交易,即開發者可以主動引導用戶跳轉到蘋果AppStore外支付交易費用,且無需再向蘋果繳納任何形式的傭金。
美中不足的是,美國用戶在App Store應用內進行數字商品交易時,蘋果依舊需要向iOS開發者收取30%的蘋果稅。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上述調查決定,蘋果開發者官網也在6月26日發布公告,正式對App Store的傭金政策進行了調整,關于外鏈交易的主要調整包括:
一是自由度向美國看齊:歐盟開發者可以在iOS應用內通過外鏈引導用戶進行數字商品或服務交易;開發者可以自由設計鏈接和推廣的界面,并且蘋果不再向用戶展示外鏈“威脅隱私”等恐嚇信息。
二是蘋果稅并未完全取消:歐盟開發者在iOS應用內引導用戶前往應用外交易時,如果只使用APP Store “基礎服務”,抽成比例僅為12%;如果使用完整服務,抽成比例為20%。
雖然外鏈自由度向美國看齊,但蘋果可以繼續對外鏈交易“征稅”,并未像美國市場那樣直接清零,這是歐盟蘋果稅政策的局限性。
根據相關數據推算,2024年蘋果稅歐盟、美國收入折合人民幣分別為407億元、1079億元,如果接下來歐盟用戶都選擇最低12%的外鏈交易方式,美國用戶全面接受外鏈免傭支付方式,歐美一年節省的蘋果稅將高達1300億元,相當于為歐美數字產業大幅降本增效。
惡意合規:蘋果選擇與全球對抗
之所以說勝利來之不易,是因為蘋果在應對監管時從未選擇順應民意,而是一味地尋求博弈與對抗,維護自身利益。
2024年3月,歐盟《數字市場法》正式實施,亞馬遜、蘋果、微軟等六家科技巨頭被認定為“看門人”,例如蘋果必須允許用戶安裝并有效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與支付方式。若不遵守規定,可能面臨高達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
蘋果不得不對歐盟地區的相關業務條款進行了調整,宣布在歐盟地區支持“側載”與第三方支付——允許用戶在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之外下載應用,同時看似降低了蘋果稅,實則通過新增“核心技術費”(參見附注)、限制App外鏈交易等方式,迫使開發者繼續留在蘋果的“圍墻花園”,繳納30%的蘋果稅。
2025年4月,歐盟委員會處罰蘋果5億歐元之后,蘋果一方面宣布要對該決定提起上訴,另一方面不宣布大范圍調整歐盟蘋果稅比例,同時又動起了小心思——享受歐盟App外鏈交易12%的抽成比例的開發者,只能使用App Store的基礎服務。使用“應用加急審核”等完整服務的App,抽成則是20%。
蘋果將“應用加急審核”功能(修復App崩潰等要命問題)設為20%傭金的專屬權限,無異于變相逼迫歐盟開發者二選一。蘋果還明確,如果一個App提供了外鏈支付方式,就不能同時使用蘋果自營的IAP(In-App purchase)支付方式。
蘋果稅的最新“惡意合規”已經引發包括Epic Games CEO在內的開發者集體抗議,可能招致歐盟委員會的再次調查。
美國蘋果稅監管行動同樣一波三折。
2021年9月,加州主審法官認定蘋果《APP審核指南》當中的反引導條款違反了《加州不公平貿易法》,命令蘋果不得再禁止iOS開發者進行外鏈交易。
該禁令是在《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提起的反壟斷訴訟中實施。禁令生效不久,Epic Games再次將蘋果上訴至美國加州北區法院,理由是蘋果公然違反法院禁令,包括當iOS開發者將蘋果用戶引導至 App Store 之外進行數字商品交易時,蘋果向iOS開發者收取27%的新蘋果稅。
Epic Games聲稱,蘋果還通過警告信息,恐嚇蘋果用戶外鏈交易的潛在危險,以至于蘋果表面上遵守了法院禁令,但iOS開發者卻“在商業上無法使用”外鏈交易。法庭證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在大約13.6萬個美國iOS開發者當中,只有34位采用了外鏈交易方案,實際采用率不到萬分之三。
2025年4月30日,美國加州北區法院再次作出禁令,才推動美國開發者真正獲得App外鏈交易的免稅待遇。
這只是歐美市場的專屬待遇。因此,日本、韓國、巴西、西班牙、英國、土耳其、印度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還在推進蘋果稅監管行動,與蘋果的博弈也在繼續。建議蘋果:在華外鏈傭金清零,內購20%
時至今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絕大多數iOS開發者,還必須遵守蘋果《APP審核指南》等平臺條款的嚴苛規定,“不得在App 內鼓勵用戶使用 App 內購買項目以外的購買方式”,否則可能面臨APP下架等懲罰。
中國iOS開發者既不能通過外鏈使用第三方支付,更不能通過第三方渠道下載App,只能繼續繳納30%的蘋果稅。
有媒體測算,僅在2024年中國iOS市場繳納的蘋果稅就接近500億元。按照一人一年1.44萬元計算,這筆錢可以覆蓋中國300萬騎手一年多的社保成本。蘋果公司與中國開發者的矛盾也日漸顯現。一些“苦蘋果稅久矣”的中國消費者與小開發者正在對蘋果稅發起反壟斷訴訟,持續數年暫時無果。
從營收規模上看,中國是蘋果除美國與歐盟之外的全球第三大消費者市場,僅在2024年就為蘋果貢獻4700億元營收。
從開發者生態來看,中國擁有全球最活躍的iOS開發者生態。EvansData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共有280萬名蘋果開發者,超過五分之一來自中國。
日益顯性的蘋果稅歧視政策,只會惡化蘋果在華的iOS生態與市場競爭力。公平對待中國市場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有理由建議蘋果主動修訂App Store的相關平臺條款,先將蘋果稅比例向美國和歐盟看齊:
一是建議App外鏈蘋果稅直接清零:蘋果不應再禁止中國iOS開發者進行外鏈交易,更不應像在歐盟那樣通過傭金分層制搞變相“二選一”,而是應該全面效仿美國市場,外鏈交易免征蘋果稅,將交易場景選擇權完全交給用戶。
二是建議App內購蘋果稅降至20%:針對用戶在App Store分發的iOS應用內完成的購買,蘋果也不應再維持30%的壟斷高價。至少可以參考歐盟,將傭金初步降至20%附近,通過優化蘋果應用內購買系統的服務水平,與App外鏈交易選項爭奪用戶。
通過公開數據估算,此舉若在全球推廣,蘋果公司每年失去低個位數(3%-4%)的營收,但至少獲得三項回報,一是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蘋果稅的全球監管壓力,二是獲得開發者好感,維持iOS生態的繼續繁榮,三是能騰出精力投身更重要的AI以及下一代AI終端業務,以產品和技術創新取悅全球消費者。
如果蘋果繼續與全世界為敵,中國市場不會答應。一旦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恐怕就不止在華蘋果稅對齊歐美那么簡單了,App Store這座“圍墻花園”可能會被強拆,畢竟歐盟已經迫使蘋果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與網頁等App分發與交易渠道了,中國市場也不應該被繼續歧視。
附注:“核心技術費”,即年下載量超100萬次的軟件,開發者需為每次在iOS系統的首次安裝支付0.5歐元,不管應用是否是在App Store下載。根據蘋果官網提供的測算工具計算,如果選擇新業務條款,支付“核心技術費用”,蘋果稅比例甚至可能超過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