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狂攬5300億!137個國家棄用GPS,北斗打破老美壟斷了!
在全球導航系統的歷史長河中,GPS曾長期占據著霸主地位。自上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GPS從服務于美國軍方逐漸走向民用,94年起為全球提供衛星服務,成為眾多國家定位與導航服務的重要支撐。在我國,GPS也深刻烙印于公眾認知,成為導航系統的典范。然而,過度依賴GPS的弊端在海灣戰爭和1996年中國軍事演習中暴露無遺,美國對GPS的操控讓世界各國意識到,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更是堅定地踏上了自主研發導航系統的征程。
海灣戰爭中,美國利用GPS窺視伊拉克軍事行動,讓世界看到了過度依賴GPS的危險。在未來的作戰中,若一舉一動都被美國掌握,各國導彈的威懾力將大打折扣。而1996年中國軍事演習時,依賴美國GPS系統的導彈遭故意中斷,全部落水,這一慘痛教訓深深刺痛了中國。它讓中國清醒地認識到,沒有自主的導航系統,國家安全和軍事行動將受制于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求不來的,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眼睛”——北斗導航系統。
為了擺脫GPS的壟斷,中國積極參與聯合研發,投入2.3億歐元,展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行動力。從2012年完成14顆衛星組網,到2018年再部署19顆衛星構建起覆蓋亞太地區的區域導航系統,中國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推進北斗系統的建設。每一次衛星的成功發射,都是中國航天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都是中國向全球導航強國邁進的堅實步伐。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收官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入軌,標志著55顆衛星星座全面建成,中國實現了全球范圍高精度定位服務。這一刻,中國打破了GPS長達54年的技術壟斷,成為全球導航技術強國中的一員。北斗系統的全面運行,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的象征,更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大國擔當的有力證明。
北斗系統的成功,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經濟效益方面,截至目前,已經有137個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北斗的導航系統。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23年衛星導航服務產業總值達到了5300多億元。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測繪、氣象、通信、電力、金融、公共安全等眾多領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精準的定位和導航服務,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在社會效益方面,北斗系統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無論是出行導航、物流配送,還是緊急救援、災害預警,北斗系統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緊急救援中,北斗系統可以快速準確地確定受災位置,為救援人員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持;在災害預警中,北斗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等,提前發出預警信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北斗系統的崛起,也為全球導航格局帶來了新的變化。137個國家和地區棄用GPS,選擇北斗,這充分說明了北斗系統的技術優勢和可靠性。北斗系統以其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點,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譽。同時,北斗系統的開放合作理念,也為全球導航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導航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北斗系統成功打破老美的壟斷,是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勇于創新、團結協作,就一定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未來,北斗系統將繼續砥礪前行,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導航服務,開啟全球導航新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