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孩子們在基地參與多樣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尹星云)日前,世園古生物研學基地在北京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落成并開放。該基地以沉浸式展廳為核心,融合化石展覽與研學實踐,開創“從遠古到未來”的自然科學教育新模式,不僅為世園暑期研學注入新活力,更填補了延慶地區古生物科普教育的空白。
世園古生物研學基地分為上下兩層展區。一層展區以巨型恐龍骨架為視覺焦點,前廳景觀區通過時空隧道設計串聯起生命演化的關鍵節點。展區內陳列的亞洲最完整的合川馬門溪龍骨架及15項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封面成果的部分化石模型,成為吸引青少年的“明星展品”。二層空間規劃為科研辦公區與化石修復實踐區。化石修復區創新設置“開盲盒”式野外發掘體驗,讓大家近距離接觸科學考古流程。
據悉,基地以化石發掘體驗區、古生物裝架區、研學展示區等七大主題展區系統呈現地球46億年生命演化歷程,通過沉浸式展廳設計,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隧道,直觀感受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到人類演化的進程。
針對于古生物的科普研學,基地設計多種課程,采用國際前沿的教學法,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團隊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認知特點開發差異化課程體系。
作為北京世園公園“教育+生態+科技”融合發展的重要實踐,該基地充分利用園區503公頃的生態資源,創新性地將古生物演化與現代生物多樣性研究相結合。參觀者還可以在庭院花園中對比觀察蕨類植物化石與其現存近緣種,在濕地景觀和植物館中感受生命演化的連續性,形成“遠古-現代-未來”的完整認知鏈條。
北京世園研學相關負責人孟秀琴介紹,近年來,園區持續強化研學教育板塊,已累計接待25萬青少年參與各類實踐活動。舉辦的“萬名師生自然生態實踐”活動更是吸引了海淀、延慶30所學校的積極參與。此次古生物研學基地的開放,將進一步豐富園區的科教資源,完善“科技+生態”研學體系,為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孩子們在基地參與多樣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孩子們在基地參與多樣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孩子們在基地參與多樣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孩子們在基地參與多樣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科研人員清點、查看化石情況。人民網記者 尹星云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