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輔方面消息,俄羅斯計劃將在今年培訓數百名中國軍事人員,以吸取俄烏沖突中的經驗。烏克蘭最高情報部門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教員將主要講解如何對抗烏克蘭軍隊所使用的美國以及北約武器系統,而此次合作將會加深中俄兩國之間的安全合作關系。近些年來,中俄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以及軍演經常舉行,雙方也是在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方面存在很多利益共同點,所以雙方對西方武器、戰術以及如何對抗均有著濃厚的興趣。
此外,根據安全人士說法,中國大陸仔細研究俄烏沖突以及沖突期間各國的反應,其目的就是為了要將這些經驗、教訓以及戰術等運用到未來可能爆發臺海沖突當中。而北京方面也不止一次表示稱,如果“臺獨”一意孤行,持續做有損兩岸和平的事,大陸將保留使用武力這一選項。另根據目前已知信息,俄羅斯將會在軍事中心和培訓基地接收大約600名解放軍人員,其中就包括防空專家、工程師、炮兵以及坦克操作員等。
對于這一情況,北約表示稱,雖然北京方面一再強調中國的立場是中立,不會直接向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北約卻認為,俄羅斯正是得到來自北京長達40個月的長期經濟支持,才讓莫斯科有信心繼續侵略戰爭。此外,歐盟已經向中國多家無人機制造商發起制裁,原因是這些制造商在向俄羅斯提供零部件支持。而北京方面也多次否認這一說法,并表示中國已經嚴格控制軍事用途的產品出口,這些說法都是子虛烏有。
而曾在烏克蘭國防部工作的國際關系專家阿麗娜·格里岑科和德國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安德拉斯·拉奇分析稱,中俄兩國歷史悠久,有過爭端,也有過合作。目前兩國關系穩定,這得益于西方國家在聯合針對中俄,致使兩國不得不進行“抱暖”,而且在武器裝備方面,中國確實需要俄羅斯。特別是在導彈、潛艇和電子戰方面,盡管中國近些年在戰斗機、航母以及導彈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這些武器其本質都是源于蘇聯,并且在有些尖端領域并未吃透,所以中國目前還是很需要俄羅斯的幫助,而俄烏沖突又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另外,根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最新警告稱,核“末日鐘聲”正在接近午夜,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討論似乎已經成為“家常便飯”。而俄羅斯正在極力避免核災難的發生,因為俄羅斯經歷過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真正體驗過核恐怖,但有些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不惜讓全世界百姓為其承擔后果。同時,一些歐洲國家的侵略主義和好戰情緒死灰復燃,這極其令人擔憂。要知道,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均發生在歐洲,況且都是因為多場小規模沖突逐漸發展成大規模沖突。而如今仿佛是在重現歷史,大規模沖突已經在加速中。
此外,北約秘書長呂特發出警告稱,北京正在做武力統一的準備,目前正在進行軍事集結活動。另外,歷經三年的俄烏沖突發展至今,美國以及歐洲國家對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千億美元的軍事、經濟支持,然而中國卻在向俄羅斯提供支持以對抗西方國家,這是西方國家不能接受的。對此,中國方面也展開反擊并表示道,北約極力東擴以及擴充軍事力量,其目的就是想控制更多地區和資源,無端指責、虛構謊言就是想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因為中國的崛起已經威脅到西方國家所謂的亞太利益。對此筆者想說,亞太究竟是亞洲人的亞太還是西方人的亞太呢?難道歐洲也需要中國的幫助嗎?西方人的手是不是伸得有點長呢?
最后,北約實際上是一個以美國為首、以歐洲為中心的大型軍事組織。在冷戰時期,華約還可為之對抗,在華約被北約“擊潰”之后,北約又將俄羅斯和中國視為“假想敵”,意圖重現一統世界的愿望,以穩固以西方世界主導世界運行的框架。此外,呂特還特別強調稱,北約非常擔心中國、朝鮮對俄羅斯的支持會助長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端進攻”,尤其是朝鮮未來還會向俄羅斯派兵的消息傳出后,引發北約的擔憂。文章結尾筆者引用一段來自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講話內容,馬克龍表示,一個亞洲國家居然可以派兵進入歐洲,如果中國管不住朝鮮并不能制止朝鮮向俄羅斯派兵,那么北約將會進入亞洲。馬克龍作為北約重要人物之一,馬克龍是在代表北約還是法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