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經,哈根達斯冰淇淋是中國市場上最具奢華感的品牌之一,定價昂貴,門店裝潢考究,吸引了大量中產階層顧客。
隨著市場環境的演變、消費者偏好的轉變以及新品牌的不斷涌現,這一昔日的“冰淇淋霸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通用磨坊正在評估出售哈根達斯在中國門店的可能性,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
哈根達斯為何從輝煌一時到如今面臨“門店關閉潮”?
哈根達斯的輝煌時期
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哈根達斯已經在國際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作為高端冰淇淋品牌,它憑借口感濃郁和包裝精美,迅速贏得了歐美市場高端消費者的喜愛。
進入中國后,哈根達斯并未選擇與本土品牌爭奪低端市場,而是采取了精準的高端定位策略,成功塑造出“奢侈”的品牌形象。
當時中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居民消費能力逐步增強,尤其是中產階層的崛起。
哈根達斯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遇,以高價、高品質的形象吸引了大量追求生活品質、渴望享受的消費者。
一個單球冰淇淋價格高達25元人民幣,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屬于奢侈品級別。
但通過精心設計的店面環境、極致的消費體驗,以及強大的品牌宣傳,哈根達斯成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身份象征的地位。
這一市場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至2006年,哈根達斯的銷售額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門店數量迅速擴張,覆蓋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并推出冰淇淋月餅等創新產品,成功切入節日市場。
直到2015年,哈根達斯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3%。
這十年是哈根達斯的黃金時代,也見證了它如何從一個進口品牌成長為“高端冰淇淋”的代名詞。
然而,正是這個“頂流”品牌的巔峰背后,埋下了未來困境的伏筆。
冰淇淋賽道的“大洗牌”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中國的中產群體雖然仍在擴大,但他們的消費觀念變得更加理性與多元。
冰淇淋市場不再是哈根達斯一家獨占的領域,新興品牌的崛起打破了原有格局。
外資品牌如DQ、聯合利華旗下的冰淇淋業務迅速擴張,憑借更親民的價格、多樣化的口味和廣泛的零售渠道,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本土品牌也開始嶄露頭角。
例如Gelato,主打低糖、低脂與健康理念,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
而波比艾斯、野人先生等本土品牌,則依靠更具性價比的價格和創新的口味,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此外,新興的茶飲與咖啡品牌也加入競爭行列,憑借現代化的消費體驗和多樣化的產品,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成為冰淇淋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如今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在休閑消費時更傾向于選擇價格合理、口味豐富的選項,而哈根達斯仍堅持高端定價策略,導致其與大眾消費的距離越拉越大。
除了外部競爭加劇,哈根達斯自身在產品與服務方面的創新能力不足,也是其下滑的重要原因。
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不僅基于產品質量,還依賴于品牌所能提供的體驗和情感共鳴。
與新興品牌相比,哈根達斯在產品創新、品牌敘事、門店服務等方面明顯缺乏新意。
尤其在年輕人群中,哈根達斯的品牌吸引力逐漸減弱,無法滿足他們對時尚、健康和社交屬性的期待。
哈根達斯的“門店涼涼”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哈根達斯在中國的業務開始出現下滑跡象。
根據通用磨坊財報顯示,哈根達斯在中國的業績已連續多年下降,特別是在2025年,其高端冰淇淋業務凈銷售額同比下降約3.2%。
這不僅反映出消費需求的變化,也暴露出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戰略上的失誤。
更令人擔憂的是,哈根達斯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大幅減少。
2024年1月,哈根達斯在中國尚有466家門店,而到了2025年6月,這一數字已降至385家。
這一變化充分說明,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的擴張速度放緩,許多門店因經營不善,在合同到期后被關閉或不再續約。
北京國瑞、南京江寧萬達等多個知名商圈的哈根達斯門店相繼關閉,標志著該品牌在中國市場陷入更深的困境。
同時,消費者對哈根達斯產品的評價也在持續走低。
除了高昂的價格標簽,哈根達斯在口味和服務上的創新嚴重滯后,難以吸引新一代消費者的興趣。
與此同時,本土冰淇淋品牌在價格與口味上的雙重優勢,使得哈根達斯在市場上逐漸失去競爭力。
哈根達斯正面臨嚴峻挑戰。
無論是產品創新的乏力,還是競爭對手的強勢崛起,哈根達斯都未能及時作出調整。
再加上高端定位帶來的高固定成本,使其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陷入“成本高企、利潤縮水”的困境。
業內專家指出,哈根達斯若想在中國市場繼續生存下去,必須進行徹底轉型。
它需要在產品與品牌形象方面做出調整,以迎合消費者對健康、低糖、低脂等趨勢的需求。
哈根達斯應深入理解中國市場的文化背景與消費習慣,打造更具“社交屬性”與“潮流感”的品牌形象。
此外,降低運營成本、優化門店布局、拓展線上銷售等舉措,也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結語
在中國冰淇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哈根達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從曾經的高端冰淇淋代表,到如今的門店關停潮,哈根達斯的衰退令人唏噓。
盡管哈根達斯已嘗試通過降價促銷等方式自救,但市場格局早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僅靠價格手段已難以解決深層次問題。
無論是選擇出售門店業務,還是尋求自我變革,這個曾風靡一時的冰淇淋巨頭能否重振雄風,仍是未知數。
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哈根達斯唯有迅速行動、積極應對,才有可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