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90年代的汽車價目表,能從中看出很多事兒。
這些車的主要進口方有兩個,一個是中國汽車貿易總公司,另一個是中國汽車進出口總公司。
在他們售賣的車輛中,奔馳E280售價為88萬,豐田海獅售價為41.5萬,帕薩特售價為25.9萬,日產陽光售價為28.5萬。
因為我也不知道這張價目表具體是90年代哪一年,我們就按1995年來計算,取個中間值吧。
那么1995年,我國人民的平均收入有多少呢?
普通城鎮城鎮職工的收入為5500元,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為4283元,人均GDP為5100元,妥妥的低收入國家水平。
按這個收入,若想購買一款帕薩特的話,人們需要不吃不喝500年的時間。
而現在的中國人,買一輛帕薩特需要多少年呢?
目前大眾帕薩特的售價為15萬元起步,而我國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2萬元,雙職工家庭年收入為10.4萬元。
也就是說,普通人靠一個人買車的話,三年不吃不喝就能買一輛帕薩特。
和當時的500年相比差了160多倍!
如果是高收入群體,比如一線城市程序員之類的,他們年收入往往在20萬元以上,一年之內就可以買到一輛帕薩特,差距在500倍以上。
我之所以拿這張圖來說事,就是想告訴大家伙,中國汽車的崛起到底有多么重要。
我記得70年代時我生了一次病,是借著隔壁鄰居家的叔叔小汽車去的醫院。要是沒那輛小汽車,天寒地凍的還被平板車拉著,天知道會怎么樣。
電視劇南來北往中就有這樣的鏡頭,那個鏡頭確實喚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
三個女人都要生了,結果其中兩個女人被家人就用平板車拉著去了醫院,因為天冷,上面就蓋了一層被子。
另一個女人則被家人用小汽車拉著去了醫院,因為那個女人的丈夫很有本事,好像是個保安科長之類的。
而現在呢,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需要用平板車拉著女人去醫院生孩子。甚至可以說,100%的中國人都不需要。
因為我們的汽車便宜了。
以前真是500年回眸一笑,才能見到個帕薩特。現在只要有點本事,不用一年就能將它買到手。
這也就是我為什么一直喜歡國產車企的原因,盡管我現在開的不是國產車,但我下一輛一定會買國產車。
我現在的奧迪開了12年了,那時候的國產車還真不怎么樣,但這12年來,國產車的發展超出我們想象。
以后再買合資車就沒什么面子了,我問了周邊很多人,這已經是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