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絕不遜色于任何人!”
高考期間,柳州一位由父親全程背入考場的女孩,引發了廣泛關注。
經媒體報道后得知,這位“堅強父親”已經連續12年背著女兒完成學業!
如今成績公布,女孩的表現令人欣喜,同時也讓全家面臨新的抉擇......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445分順利達標
6月25日當天,曹光興特意提前結束了燃氣公司的任務,迫不及待地趕回家中。
一家三口圍坐在客廳里,飯菜早已冷卻,但沒人顧得上吃一口,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曹雅琳操作手機的雙手上。
當曹雅琳開始輸入準考證號碼,整個房間仿佛瞬間靜止,只能聽見三人急促的心跳。
然而,系統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頁面加載的進度條不斷旋轉。
這段漫長的等待讓每一秒都變得無比漫長。
直到下午,在學校參加志愿填報指導會時,曹雅琳再次嘗試查詢,屏幕終于刷新出結果——445分!
要知道,廣西今年物理類本科線為370分,高出75分的成績意味著她擁有更多擇校選擇。
這一好消息讓曹雅琳忍不住歡呼起來,全家人緊緊相擁,淚水奪眶而出。
十二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迎來了最美好的回報!
不過,喜悅尚未散盡,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面前。
大學與高中完全不同,高中時期,曹雅琳有固定的教室,父親可以將她直接背到班級門口。
而大學課程分布在校園各個教學樓,需要頻繁更換教室,且校園面積廣闊……
這些對普通學生而言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曹雅琳來說卻成了難以跨越的障礙。
若想正常上學,必須有人全程陪同照顧。
一家人圍坐飯桌前反復商議,最終做出了一個艱難決定:
讓曹雅琳的母親辭去采茶的零工,專門陪女兒進入大學。
這一決定背后,意味著本就不寬裕的家庭將失去一份收入;
意味著曹光興要獨自承擔養家重任,同時還要照顧家中老人和年幼的小兒子;
也意味著母親要離開熟悉的家鄉,在陌生城市重新開啟生活……
幸運的是,曹家的故事在網絡上傳開后,溫暖與善意從四面八方涌來。
五菱汽車主動聯系他們,表示愿意免費贈送一輛新車。
當嶄新汽車緩緩駛入小院,曹雅琳一家先是驚訝萬分,隨后感動不已。
網友們紛紛留言:“這才是最有溫度的宣傳!”
十二年的父愛托舉
回望曹雅琳在父親背上求學的12年時光,其中的艱辛與堅持,只有父女兩人最清楚。
小學一年級時,為了讓女兒能正常入學,曹光興毅然放棄外地工作機會,回到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老家,找了份勉強維持生計的工作。
從那時起,他就成為女兒的“專屬司機”和“移動拐杖”。
每天天還未亮,曹光興就起床生火做飯。
廚房蒸汽彌漫,模糊了玻璃窗,卻遮不住他堅定的眼神。
吃過早餐后,他背起瘦弱的女兒,小心翼翼地走下樓,再扶她坐進那輛破舊的二手面包車。
這輛比曹雅琳年紀還大的老車,見證了父女倆無數風雨歲月。
夏天,車內悶熱如蒸籠,不僅讓人喘不過氣,剛坐下衣服就被汗水浸透。
冬天,雖然車窗緊閉不會太冷,但老舊發動機總需多次啟動才能點火。
但這輛“折磨人”的舊車,載著父女二人穿過了無數個黎明與黃昏。
10公里的上學路,對于他人或許只是幾分鐘車程,但對于曹光興而言,卻是每日必須完成的“神圣使命”。
幸運的是,到了學校,還有溫情繼續傳遞。
教室里,值日表成了同學們表達關愛的紐帶。
今天小王幫曹雅琳打飯,明天小李給她輔導功課。
這些平凡卻溫暖的舉動,拼湊出了曹雅琳獨特而難忘的青春記憶。
而曹雅琳也用實際行動證明,身體的局限無法束縛心靈的飛翔。
她的獎狀貼滿了整面墻,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女孩,憑借自身努力,成為了大家心中的榜樣。
用愛助力求學夢
曹雅琳的勵志故事并非孤例。
在山東德州,有一位被命運按下“折疊鍵”的00后少年姜延琛。
先天性肌肉病導致他的身體近乎180度反向彎曲,頭部幾乎貼近背部,連穿衣都需要摸索許久。
但這個倔強男孩,硬是跪著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高考時趴在瑜伽墊上答題,最終以超出二本線近60分的成績走進德州學院。
這些身患殘疾卻心懷夢想的孩子,用頑強的生命力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他們的奮斗故事,照亮了無數在困境中掙扎的人。
但我們更應深入思考:除了個體的堅韌不拔,社會能否為他們構建更堅實的“成長之翼”?
當曹雅琳邁入大學校園,她所需的不僅是母親的陪伴,更是整個社會支持體系的完善。
高校應大力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不能僅限于幾條輪椅通道,而是要打造覆蓋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場所的全方位無障礙環境。
例如提供電梯優先使用權、安排低樓層宿舍、預留特殊座位等。
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卻能讓曹雅琳的求學之路更加順暢。
學校可為陪讀家長提供勤工助學崗位,使曹雅琳母親在照顧女兒的同時,能通過在學校食堂、宿舍管理等崗位工作獲得收入,從而緩解家庭經濟壓力。
同時,建立殘疾學生互助小組和志愿者輪值制度,使同學的幫助更加規范、有序、可持續。
更重要的是,社會應加快推動相關政策完善。
提高殘疾學生的助學金標準、為陪讀家庭發放住宿補貼、建立殘疾大學生就業綠色通道。
唯有當制度保障與個人奮斗緊密結合,像曹雅琳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實現“我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的夢想。
讓每一個身體不便的孩子,都能在求學路上走得穩健、飛得更高,這是我們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建設更加溫暖、公平社會的必然要求。
結語
身體的殘缺阻擋不了夢想的腳步,命運的考驗壓不垮堅強的意志。這個被父親背了12年的女孩,終將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參考文獻:1.中國新聞網:《廣西侗鄉一父親背女兒趕考:用脊背托起求學路》2025-06-082.光明網:《廣西“硬漢”父親背殘疾女兒求學十二年,女孩高考成績出爐了→》2025-06-273.環球網:《手術驚心動魄!趴著高考的他,這次想站著考研……》2025-06-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