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上大學要不要競選班干部啊?
那肯定要啊。那哪個班干部最好呢?其實在大學的班干部里,團支書是最好的選擇。可能你會問,為什么不是班長呢?
首先你得知道大學里有多少種班干部,比如說有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等等。這么多班干部,為什么說團支書最好呢?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清楚團支書以及其他大學班干部的作用。屏幕前的家長們,如果您家孩子今年剛高考完,一定要點贊、收藏,轉發給您孩子,因為選對班干部,對孩子未來保研、找工作或者考編,都有很大幫助。但要是選錯了,可能累也累了,學習還受影響,最后卻沒撈到什么好處。
首先說說學習委員。學習委員在大學里是最貼近任課老師的職位。要是你家孩子在大學期間想拿高分、拿獎學金或者有保研打算,這個崗位一定要爭取。
因為很多大學考試,任課老師都會稍微劃點重點,告訴你考試大概內容,而學習委員往往最早能得到這些信息,就可以提前做準備。而且大學不像高中只看考試分數,平時分的表現也很重要,而平時分由任課老師打分。一個班幾十個人,老師不可能每個人都記得清,肯定對學習委員印象最深,因為學習委員平時幫老師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學習委員的平時分也會高一些。
再說說大家熟悉的班長。大學里的班長就像輔導員助理,要幫輔導員完成班級所有事務,所以班長經常和輔導員打交道,這就意味著能第一時間了解學校政策。比如說評獎學金,大學有國家獎學金,每年8000元;有勵志獎學金,每年5000元;還有校一級獎學金,每年3000元。要是能拿到其中一個,公辦大學的學費基本就回本了。所以如果孩子在大學期間能多拿幾個獎學金,那是很明智的選擇,對吧?
最后說說團支書。在高中,團支書可能沒什么存在感,不知道能干啥,但到了大學就完全不一樣。相比于班長,團支書的工作可能會少一些。畢竟在大學既要兼顧學習,又要履行班委職責,班長事務太繁忙,而團支書相對輕松點。
而且團支書不但能接觸輔導員,還能接觸學校團委及團委老師。你想想,以后要是想考公務員,走選調生這條路,很多時候要求身份是預備黨員或者黨員。一個班一年就一兩個入黨名額,你都是團支書了,入黨名額不給你給誰呢?總不能團支書還沒入黨,先讓其他同學入黨吧?所以綜合來看,從利益角度出發,我覺得大學里最好的班干部就是團支書。
不過老師要提醒你,大學里選班干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最容易。為啥呢?因為剛進大學,誰都不知道彼此以前的成績,比如有的同學考600分,有的630分,還有540分、570分的,按成績說600分比630分低,540分比570分低,但誰又知道真實情況呢?
而且大一的時候輔導員也不了解學生,不知道誰做事認真,誰馬虎。所以大一的時候最容易競選上班委。說句不好聽的,要是拿到入黨名額,不想干了也可以。所以高考志愿填報完到大一入學這段時間,別光想著旅游,不可能旅游一兩個月吧?
可以好好寫一份班委競選稿,背下來,做好準備。開學軍訓的時候,爭取第一次班會就成功競選班干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