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者為王,敗者認輸。
佩通坦的暫時離任,標志著“一門四總理”的家族傳奇畫上句號。
有人認為,這是洪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他不僅將佩通坦逼退,還順勢揭開了她父親與姑姑流亡時的秘密。
但他真的如愿以償了嗎?
就在事件發生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系統罕見地對泰國局勢作出表態。
言辭克制,分量十足。
01
接受現實,佩通坦妥協了。
她的總理職務被暫停了,確鑿無疑。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停止佩通坦的總理職務。導火索,是一段外泄的“通話錄音”。
這起被稱為“電話門”的風波,本質是佩通坦與柬埔寨領導人的一次私下交流。
內容是什么?主要圍繞緩解邊境緊張局勢。
語氣平和,措辭謹慎,卻引發巨大爭議。國內反對派直接指責其“損害國家主權”。
法院迅速介入,泰王也批準了罷免決定——總理職位取消,但保留文化部長一職。
接受結果,這是佩通坦的態度。但她并未徹底退出政治舞臺。
她還有15天時間。
中方也在關鍵時刻作出回應,雖寥寥數語,但意義深遠。
根據泰國憲法法院發布的聲明,佩通坦在收到指控副本后,必須在15日內提交書面答辯。
這段時間里,她至少要完成三件事:
1. 解釋錄音內容,澄清個人無不當動機;2. 證明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3. 盡力爭取公眾理解與法庭寬恕。
這15天,不僅關系她的仕途,更牽動整個他信家族的未來。
02
要知道,針對她的壓力早已醞釀多時。
在泰國的政治生態中,幾乎沒有中間地帶。
如果她無法在這關鍵兩周內扭轉局面,面臨的將是徹底的政治邊緣化。
然而,錄音門尚未平息,洪森又拋出重磅消息。
他在宣布“與西那瓦家族斷絕關系”的同時,公開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當年他信與英拉逃往海外的第一站正是柬埔寨,并且他們最初的落腳點,就是洪森的私人住所。
不僅如此,他還展示了所謂的“證據”:
今年4月,佩通坦夫婦訪問柬埔寨期間,洪森親自接待,席間氣氛融洽;餐后,佩通坦主動提出參觀她父親、姑姑曾經居住過的房間。
一間命名為“達信房”,另一間則是“英拉房”。
她的丈夫拍攝了視頻和照片,洪森也將這些資料公之于眾,并附上了合影。對外界而言,這或許只是趣聞。
但在泰國軍方和保守派眼中,這無異于一種挑釁。
此時此刻,泰國軍方還能坐視不理?
洪森未曾預料到的是,這場針對他信家族的操作,在泰國國內反而引發了強烈反彈。
03
佩通坦的停職,打破了泰國政壇原有的微妙平衡。
誰將填補權力空白?
鷹派勢力——開始浮出水面。
頌提?林通恭,這位長期被視為立場強硬、主張民族主義的政治人物。
在此時發聲,大致內容如下:“若我執政,不僅要守住邊境,更要主動出擊占領柬埔寨領土,必要時直取金邊。”
這番言論看似激進,卻恰好踩中了民眾情緒的爆發點。
而洪森偏偏繼續炒作邊境議題,頻繁向泰國施壓,甚至高調宣稱“捍衛領土完整”。
于是,輿論風向發生了轉變。
原本矛頭指向佩通坦,現在卻轉向了柬埔寨。
泰國民眾從“不滿總理”轉為“敵視鄰國”。
民調顯示,鷹派支持率飆升,民間主戰情緒高漲。
這對洪森來說,顯然是意料之外的發展。佩通坦雖然被壓制,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強硬的對手。
這波民意反撲,使他原本想穩操勝券的局面變得復雜。
從某種意義上說,洪森這次出手,是一次戰略誤判。
他準確預測了佩通坦會被停職,并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得正義凜然。
但他忽略了兩點:
一是佩通坦雖失去總理身份,但仍未完全退出政府體系。
她的政治生命尚存。若15日后成功翻盤,不僅是她的勝利,也將成為洪森的困境。
二是泰國鷹派力量的崛起,確實不容小覷。
尤其是當“戰爭呼聲”成為主流民意時,洪森所代表的“溫和派”很容易被排擠出局。
此消彼長,這場政治博弈,已經顯現出反噬之勢。
正當局勢趨于緊張之際,一個關鍵變量悄然浮現。
佩通坦雖然失去了總理職位,但仍保有文化部長一職。
這不是簡單的安排。這表明泰王尚未完全切斷與他信家族的政治聯系。
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一個保留選項——棋局未終,勝負未定。
信號耐人尋味:
既滿足反對派的“階段勝利”; 又為他信系保留一線生機;
同時也為未來的政治談判預留空間。
這或許也是佩通坦繼續堅持的動力來源。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中方終于發聲了。
04
6月29日,即佩通坦被停職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此事作出回應。
話語不多,核心僅一句:
“這是泰國內部事務,我們不予評論。”表述簡潔,意味深長。
隨后補充道:“中方希望泰國維持穩定與發展。”
短短幾句話,傳遞三層含義:
不干涉、不插手,是基本原則;維護穩定、反對混亂,是明確立場;
這也與此前佩通坦訪華時許下的承諾——“保障中國游客安全、重建雙邊信任”遙相呼應。
早在巴以沖突問題上,中方就已表明態度: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正立場之上。
我們的表態,已然釋放出清晰信號。
洪森自然能讀懂,泰國鷹派也不會忽視這一點。
佩通坦仍有15天,這期間能否逆轉局勢,抑或徹底走向終結,不到最后一刻無人可知。
洪森一度占據主導地位,如今卻面臨局勢失控的風險,他將如何調整策略,將成為關注焦點。
泰國鷹派正強勢崛起,是民意推動還是短期情緒波動,仍需時間檢驗。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場圍繞“邊境”“錄音”“權力”的多方角力,遠未結束。
而中國,僅僅說了這樣一句話:“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有時候,一句沉穩的表態,勝過千言萬語,足以穩定局勢。
風暴仍在持續,棋局尚未落幕。
東南亞這片棋盤,博弈仍在繼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