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威廉·魯托(William Ruto)正式當選肯尼亞總統。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窮小子,他的人生故事挺勵志,但也充滿爭議。早年他在路邊擺攤賣雞肉,后來一步步爬上政壇頂峰。競選時,他喊出“當選就趕走中國人”的口號,在中國掀起不小波瀾。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我挺好奇:這家伙到底啥來頭?他說要趕我們,咋回事兒?當選后他真干了沒?中肯關系現在啥樣?
威廉·魯托1966年12月21日生在肯尼亞烏辛吉舒郡桑布特村。那地方在東非大裂谷旁邊,挺偏僻,家里種玉米過日子,父母是普通農民,兄弟姐妹一大堆,日子過得緊巴巴。他小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15歲前沒穿過鞋,光腳跑田里干活。為了幫家里,他還在埃爾多雷特-馬拉巴高速公路邊上的坎比庫庫市場賣過雞肉和堅果。那會兒他才十來歲,每天早起提著籃子站路邊,風吹日曬,一天賣不了幾只雞,賺的那點錢全交給家里。
不過,魯托這人挺爭氣。靠著世界衛生組織的教育援助,他上了學,從桑布特小學到克羅特小學,再到瓦倫中學和卡普薩貝特高中,一路成績都不錯。中學時他就挺活躍,組織活動、幫同學補課啥的。后來考進內羅畢大學,學植物學和動物學,1990年畢業。大學里他還加入了基督教聯盟,搞禱告會、慈善啥的,順便認識了時任總統丹尼爾·阿拉普·莫伊。莫伊看他能說會道,挺欣賞。畢業后他沒停下,繼續讀了個植物生態學的碩士,2008年拿學位,2018年又弄了個博士,研究內羅畢國家公園的濕地植物。這學歷在肯尼亞政客里算拔尖的。
1992年,肯尼亞開始搞多黨制,魯托瞅準機會,加入莫伊的競選團隊,幫著跑腿宣傳。莫伊連任后把他拉進政界。1997年,他代表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KANU)競選埃爾多雷特北區的國會議員,靠著出身和真誠打動選民,順利當選。從那以后,他在政壇混了二十多年,當過內政部長(2002年8月到12月)、農業部長(2008年到2010年)、高等教育部長(2010年4月到10月)。2013年,他跟烏胡魯·肯雅塔搭檔,干了十年副總統,2014年還代理過幾天總統。
但他也不是一帆風順。2007年大選后,肯尼亞因為選票問題亂成一鍋粥,死了1200多人,60萬人沒家可歸。2011年,國際刑事法院(ICC)告他涉嫌“反人類罪”,說他策劃了暴力活動。魯托跑去海牙應訴,說自己冤枉。2016年,法院沒證據放了他,他回來后在教堂搞了個大場面,公開說這是清白證明。
2022年8月,魯托代表“肯尼亞第一”(Kenya Kwanza)聯盟參選總統。那時候肯尼亞經濟挺慘,年輕人失業率快40%,物價飛漲,政府欠了一屁股債,光對中國的債就有80億美元。中國幫著修的蒙巴薩-內羅畢標準軌鐵路(SGR)是拉動經濟了,但老百姓有意見,覺得中國工人搶了本地飯碗,合同還不透明。魯托看準這點,提出“底層崛起”(Bottom-Up)的口號,主打給普通人謀出路。
競選時,他最炸裂的言論就是“當選就趕走中國人”。他在集會上說,肯尼亞年輕人沒活干,因為外國人占了崗位,他上臺要把干簡單活兒的中國人送回國。2022年6月,他在經濟論壇上講:“中國人在這兒烤玉米、賣手機,這些活兒我們的人都能干。”7月接受路透社采訪時,他還說要公開跟中國的合同,把非法工作的中國人遣返。這話聽著挺狠,直接點名中國人,底下支持者聽了都嗷嗷叫,尤其是小商販和沒工作的年輕人。
為啥這么說?背景挺復雜。肯尼亞人對中國人的不滿不是一天兩天了。2016年,200多個肯尼亞青年砸了中國路橋公司的鐵路營地,打傷14個中國工人,就因為覺得我們搶了他們飯碗。加上中國貸款修的基礎設施讓政府背了不少債,民間情緒早就有點兒炸。魯托這時候站出來,拿反華當競選牌,算是踩準了點。
但他不光靠這個拉票。他還跑遍全國,專挑窮地方去,講自己小時候賣雞肉的苦日子,說“我知道你們有多難,我要讓每個人都有飯吃”。他搞了個“奮斗者國家”(Hustler Nation)的口號,特別戳年輕人心窩子。政策上,他承諾投16.8億美元搞就業,降生活成本,還要把60%的國家收入拿去還外債。這些話聽著實在,干旱和通脹壓得大家喘不過氣時,他這話就是救命稻草。
2022年8月9日,魯托險勝對手拉伊拉·奧廷加,當選總統。但選舉結果一出就炸了鍋,對方說票被動了手腳,選舉委員會還內訌。9月5日,最高法院判他贏,9月13日他正式上臺。不過就職典禮亂哄哄的,政府不讓本地媒體報道,記者跟保安干了一架。
上臺后,魯托沒真趕中國人。2022年9月,他接受CNN采訪,改口說:“我那話被誤解了,只要合法工作,誰都能在這兒做生意。”這態度轉得挺快,從競選時的硬話變成務實派。2023年10月,他跑去中國參加“一帶一路”論壇,2025年4月又訪華,簽了20多份合作協議,總額超9.5億美元,涉及基建、農業、電商、職業教育。他還去福建寧德看了扶貧展,說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學。這哪像要趕人的樣兒?
他為啥變臉?現實擺在那兒。肯尼亞經濟靠中國投資拉動不少,鐵路、高速公路這些大項目沒中國不行。競選時喊口號好使,真干起來得掂量后果。他上臺后還推了個“底層崛起”經濟計劃(BETA),想靠制造業和農業搞就業,跟中國合作的項目也接著推,比如標準軌鐵路延伸和里夫特谷的高速公路。
不過,他也不是沒爭議。2023年初,肯尼亞有地方強關中國超市,說是政府想占中國商人的地兒,老百姓不干了,覺得中國貨便宜又好用,政府這招砸自己腳。后來政府改主意,幫中國超市建廠,事兒才平。可見,魯托那“趕中國人”的承諾多半是選票策略,真干起來他也沒那膽。
他執政這幾年,成績有,但問題也不少。他老家烏辛吉舒郡還是老樣子,村民沒啥改善,他自己倒修了個帶太陽能的別墅。有人說他發財路子不清,2009年被曝通過助理從國家谷物委員會拿了1000袋玉米,2016年又因高價租私人飛機出國挨批。他名下的酒店還卷進土地糾紛,占了小學的地,搞得學生跟警察對上了,傷了不少孩子。
到2025年,他干得咋樣還不好說。經濟承諾沒全兌現,但跟中國的合作讓基建和貿易有點起色。他從反華到親華,現實逼著他妥協,可這也讓一些選民覺得被忽悠了。未來他咋走,中肯關系咋發展,還得接著看。
威廉·魯托從賣雞肉的小子混到總統,路子挺野。他競選時拿“趕中國人”當招牌,上了臺卻跟中國抱得更緊,這反差挺耐人尋味。作為中國人,我看他這人精得很,知道啥時候硬、啥時候軟。他能不能帶肯尼亞起來,中肯關系會不會更緊密?咱拭目以待。你咋看這事兒,歡迎聊聊。
參考資料
陳夢婕.“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建經驗也適用于肯尼亞”[N].福建日報,2025-04-28(004)
.DOI:10.28232/n.cnki.nfjrb.2025.00269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