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的金腰帶能換來商業成功嗎?
鄒市明用7年時間、2億虧損,甚至賣掉中美多套房產的代價,給出了一個殘酷答案。
拳臺上,他靠拳頭征服世界;商場上,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
無奈之下,這位曾經的拳壇傳奇,選擇重返拳臺,這位拳王的創業故事,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無奈與堅持?
2017年,鄒市明剛退役不久,便和妻子冉瑩穎一頭扎進創業大潮。
他們選擇了一個看似順理成章的賽道——開拳館。畢竟,他是奧運冠軍、職業拳王,自帶明星光環,粉絲無數。
他們的拳館選址在上海黃浦江畔,占地1.8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半標準足球場。
裝修極盡奢華,跑步機從德國空運,沙袋采用職業比賽同款,甚至還在場館內增設了咖啡廳和酒吧,試圖打造一個高端運動社交空間。
現實很快潑了一盆冷水。拳館的年卡定價高達五六千元,遠超普通健身房的消費水平。
鄒市明原本設想的是吸引都市精英和白領,但真正愿意花這個錢學拳擊的人寥寥無幾。
普通消費者嫌貴,而真正的高端客戶更傾向于高爾夫、馬術這類“體面”運動,很少有人愿意花錢讓孩子學挨打。
更棘手的是運營成本。黃浦江邊的黃金地段,租金自然不菲,每月高達上百萬元。
再加上高昂的人力開支和設備維護費用,拳館的現金流很快吃緊。最艱難的時候,整層場館空蕩蕩的,員工工資都成了問題。
鄒市明后來反思,自己當時太理想化,以為憑借名氣就能輕松吸引客流,卻忽略了市場真正的需求。
奧運冠軍的光環在商業世界里,并不能自動轉化成真金白銀。
這場創業豪賭,最終以虧損超2億、變賣房產收場。但至少,它給所有想靠名氣創業的人提了個醒……
鄒市明的創業故事里藏著一個典型問題:專業運動員轉型經商時,往往把賽場思維直接套用在商業世界。
這位拳王在規劃拳館時,本能地選擇了“奧運標準”——18000平米的超大場地、德國進口的專業設備、比賽級的訓練器材。
在他的認知里,既然要開拳館,就要開最好的。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在賽場上無往不利,放在商業運營中卻成了致命傷。
專業運動員習慣在封閉環境中追求完美,而商業經營需要在開放市場里計算投入產出。
鄒市明沒有意識到,普通健身愛好者根本不需要奧運規格的訓練設備,而愿意為高端服務買單的客戶群又實在太小。
更關鍵的是市場定位的失誤。拳擊在國內始終是個小眾項目,不像籃球、游泳那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把拳館開在寸土寸金的黃浦江邊,針對的卻是消費能力有限的普通白領,這個錯位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經營困境。
專業運動員容易陷入“我以為”的思維定式,而忽略“市場要什么”這個根本問題。面對創業失敗這個結果,鄒市明本人也是挺無奈的……
鄒市明終于松口了。這個曾經在拳擊臺上無比堅韌的男人,在面對創業失敗的話題時,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脆弱。
長期以來,關于鄒市明創業虧損的具體數字一直是個謎。
網絡上流傳著各種版本,有說幾千萬的,有說上億的,最夸張的傳言直指2億元。但鄒市明本人始終保持沉默,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年初的時候,鄒市明還曾公開否認自己中年返貧,聲稱只是拿出了部分積蓄創業失敗而已。
這種輕描淡寫的表述,讓外界以為他的損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
畢竟,作為兩屆奧運冠軍和職業拳擊世界冠軍,鄒市明的身家應該相當可觀。
當記者再次追問具體的投入金額時,鄒市明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他不再回避,也不再輕描淡寫。
那句“這個數字太大,不敢說”透露出的信息量巨大。更令人震驚的是,他接下來的話:認為投入的錢可能還不止2億。
這個數字的確令人咋舌。
要知道,即使按照現在的銀行利率,2億元存定期每年的利息都有數百萬元,足夠一個家庭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
更何況,這筆錢原本是鄒市明用拳頭一場場比賽賺來的血汗錢。
從鄒市明的表情可以看出,承認這個數字對他來說并不容易。臉上的悔意清晰可見,那種苦笑背后是對過往決策的深深懊悔。
但對于他的妻子,鄒市明還是非常支持的……
面對外界對妻子冉瑩穎的質疑和指責,鄒市明表現出了少有的堅決態度。
網絡上不乏“敗家老婆”的惡意評論,認為是冉瑩穎的投資眼光導致了這場商業災難。
“創業是我們兩個人一起決定的,沒有冉瑩穎就沒有我的今天!”鄒市明的話語中滿含感激,“大家不要給她扣什么帽子?!?/p>
在這段艱難的創業路上,冉瑩穎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她不僅要照顧鄒市明的生活起居,還要生兒育女,同時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當資金緊張時,她甚至賣掉了自己的名牌包包來籌措資金。
這種患難與共的感情,在商業失敗的陰霾中顯得格外珍貴。即使面對外界的質疑,即使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這對夫妻始終選擇攜手面對。
冉瑩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創業失敗了,但她不后悔這段經歷。
“如果說生命是一個輪回,那我相信每一次創業都是一個輪回,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沒有負擔地往前走。”
當所有的房產都變賣一空后,這個家庭又將如何重新開始?
2024年12月14日,鄒市明發文“拳臺上見”,正式宣布自己的復出計劃。
這個決定對于44歲的他來說,既是無奈之舉,也是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為了償還創業過程中的債務,鄒市明夫婦不得不變賣名下所有房產。
北京、上海、遵義、洛杉磯的四套別墅悉數出售,這些曾經象征著成功和財富的資產,如今都成為了還債的工具。
目前,鄒市明主要在華東師范大學從事教學工作,這為他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
同時,冉瑩穎繼續從事媒體和直播相關工作,夫妻倆正在用新的方式重建生活。
復出對于44歲的鄒市明來說并非易事。年齡是不可逆轉的因素,即使平時保養得當,但競技狀態的恢復仍然是個未知數。
不過,鄒市明表示,這次復出的目的并非奪冠,而是向外界證明自己依然具備實力。
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鄒市明也在思考新的發展方向。
憑借奧運冠軍的身份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他完全有機會在短視頻、直播等領域找到新的價值實現方式。
從奧運之巔到商業低谷,鄒市明用一雙傷痕累累的拳套,打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這不僅是關于商業的教訓,更是關于人生的思考。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跌倒,而是在跌倒后依然能夠重新站起。
鄒市明的故事還在繼續。無論是重回拳臺還是探索新的人生道路,這位老將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堅持與勇氣的含義。
對于他來說,最大的勝利或許不是重新奪回金腰帶,而是在經歷人生的起伏后,依然保持著對未來的信心和對家人的責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