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炫酷裝備齊聚 國際交通展勾勒智慧交通未來
中新社記者 劉文文
未來感十足的飛行汽車、無人駕駛貨運“黑科技”……在7月1日至3日舉行的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簡稱“交通展”)上,新車型、新設備琳瑯滿目,各類炫酷裝備齊亮相,集中展示了中國交通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
展會現場有一款不同尋常的SUV,它可是公路的“體檢醫生”。來自中公高科養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付中鍇向中新社記者介紹,這款公路車主要用于農村公路的檢測和數據采集,能夠全面了解公路的“健康狀況”。
7月2日,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一輛配備有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的公路車正在展出。中新社記者 劉文文 攝
據介紹,當公路車行駛在蜿蜒的鄉間小道時,燈帶與相機組成的“視覺系統”能精準識別橫縫縱縫、破損、皸裂等路面病害特征,左后輪處的激光器則可以測量路面平整度指標。就像給公路做CT掃描,這些測量的數據可以生成公路的三維“健康檔案”。
付中鍇稱,無論是崎嶇狹窄的鄉間小道,還是車水馬龍的國省干線,都配有這樣的“體檢醫生”。公路建設前,用它們檢查道路是否需要修復;公路修復完畢后,用它們判斷修復是否符合建設標準規范;公路運行多年后,則用它們判斷是否達到修補年限或修補最低標準。
無人駕駛是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合作的前裝量產L4車型亮相,吸引不少觀眾圍觀。記者了解到,該款車型配備了33個傳感器,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4D毫米波雷達、紅外相機、聲音傳感器等多傳感器異構探測與前融合的方式,能實現360°全場景、全工況感知識別。
展廳工作人員介紹,紅外相機是該款車型的一大亮點,“夜間假如有行人倒在路邊,一般的傳感器無法識別。但有了紅外相機,即便在光線昏暗、行人躺著不動的情況下,車輛也能精準識別”。據介紹,該車型計劃今年底下線交付,2026年逐步在廣州和北京等部分區域示范運營。屆時,用滴滴打車就可以體驗這輛車的無人駕駛服務。
在出行越來越智能的今天,貨運物流服務也在加快智能化進程。有自動駕駛的小汽車,也有自動駕駛的大卡車。在小馬智行展區,就展示著一輛銀灰色的自動駕駛卡車。
7月1日至3日,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圖為小馬智行展區展示的自動駕駛卡車。 (小馬智行供圖)
小馬智行政府事務總監徐山泉向中新社記者介紹,憑借多重安全機制,這款卡車已安全行駛600萬公里,貨物運輸量超9.4億噸公里,事故率遠低于物流行業人類司機的平均水平。同時,自動駕駛卡車還能夠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除上述展品外,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京東物流“獨狼6.0”智能配送車、電拉拉移動式重卡充換電站、鰭源水下無人機等前沿設備紛紛亮相,全面展示無人駕駛、低空經濟、交能融合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突破。從城市出行到物流運輸,從地面設備到水下作業,本屆展會以全產業鏈的創新成果,勾勒出未來交通智慧化、低碳化、多元化的發展藍圖。
據悉,“交通展”是由中國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唯一專業性國際展會,自1992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助推交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