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天涯》雜志公號在2025年第4期新刊出版上市推文中,以“《天涯》編輯部”名義,就“近來,關于作家涉嫌抄襲的事件層出不窮,讀者反應強烈”這一現象,發布題為《在今天,有必要重提“創造力”》內容,重申“存在抄襲行為的(本刊)作者,一經發現,將予以公布譴責,刊物將拒絕刊發其任何作品?!?/p>
近日,數家媒體連續報道了讀書博主“抒情的森林”在社交平臺的“鑒抄”行為,多名作家被質疑“過度借用”他人文本,這一事件綿延多日。《天涯》雜志并未被卷入“鑒抄”事件,但此次以較為正式的方式,重申對抄襲行為的反對態度,主動性值得贊許。作為發表平臺,《天涯》成為第一家參與本輪反抄襲討論的文學刊物?!盀樘煅牡膽B度點贊”,在留言區,網友如此一致地肯定《天涯》做法,也傳遞了公眾期望。
《天涯》的發聲并未局限于批評作家的抄襲,還通過對辦刊宗旨(道義感、人民性、創造力)的強調,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文學的抵制呼吁,闡述了“創造力”的重要性。綜合這樣的表述可以看出,《天涯》是將抄襲行為等同于破壞“創造力”來看待的,在這段不長的文字所流露出來的擔憂中不難發現,在文學與發表平臺所面臨的考驗與困境下,作家的抄襲無疑是雪上加霜。
被高度關注的網絡“鑒抄”事件中,有媒體發現,《收獲》雜志7月2日以留言的方式,對“鑒抄博主”“抒情的森林”進行了感謝,“讀者‘抒情的森林’您好,連日來,《收獲》編輯部持續關注您的筆記、討論您指出的現象。真誠感謝您的督促!我們呼吁更純凈的原創。”這樣的互動方式也得到了網友的認可,“更純凈的原創”這一說法顯然是指向抄襲對文學的污染,雖然沒有在官方平臺發表正式聲明,但《收獲》編輯部在社交媒體上的露臉,表達了反抄襲的鮮明態度。
此外,《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小說選刊》《收獲》《十月》《花城》《長江文藝》等雜志社的官方公號,連日來陸續轉發《文藝報》6月25日發表的評論《文學創作要“修辭立其誠”》。文中提到的“更好地守護文學的原創品格、構建健康的創作生態”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有人認為,這是文學期刊的一次集體反應,是在用含蓄的方式聲明一種立場,捍衛一種精神。文學創作可以虛構,但在虛構的藝術當中,“抄襲”卻如一根刺,讓讀者如鯁在喉,這不僅有損作者的誠實與誠信,更有損文學最根本的魅力。
需要看到的是,在一眾文學期刊中,目前唯有《天涯》的參與符合公共討論的特征,具備公開化、理性表達、有建設性等要素,示范效應明顯。而且《天涯》最為直接地提出,對被認定的抄襲者,給予“公布譴責”“拒絕刊發”的懲罰,這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震懾力,有助于提高作家們的反抄襲意識,主動杜絕抄襲、過度借用等非原創行為。其他文學期刊,不管是否愿意參與這場公共討論,都應意識到,對抄襲的零容忍是維護發表平臺公信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態度需要言說來表達,更需要行動來證實?!?韓浩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