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色列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盡管有美國的支持,但局勢已超出其掌控范圍,無奈之下只能將目光投向遠在東方的中國。
先是試圖以道德施壓,接著又使用激將法,可見以色列已經使出渾身解數,甚至提出一個連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都不敢公開提出的請求。
是什么導致了以色列陷入如此困境?而中國是否會回應其求助?
這簡直就是在進行一場赤裸裸的綁架
以色列的安全形勢愈發緊張,總理內塔尼亞胡正面臨國際刑事法庭的調查壓力,國家內部已然焦頭爛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卻把希望寄托于中國,要求我國介入處理與伊朗之間的矛盾。
為了爭取中國的支持,以色列采取了道德綁架的方式,聲稱中國作為全球重要力量,理應承擔更多責任,并且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苛刻條件。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以色列是如何對中國發出這種明顯帶有脅迫意味的呼吁的。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在一次媒體交流中重點談到了與中國的關系。她的開場還算平和,首先肯定了中以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性,指出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雖然存在分歧,但溝通渠道始終保持暢通。然而隨后的語氣卻迅速轉變,言辭間充滿了對抗色彩。
她強調中國對伊朗擁有顯著影響力,有能力為中東地區的和平做出更大貢獻,但卻認為中國在此問題上態度消極。她甚至含沙射影地表示,若想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就必須做出艱難抉擇,甚至準備承受一定的經濟損失。
這種“激將法”的運用可謂昭然若揭。這段話背后的潛臺詞非常明確——中國必須按照以色列的意圖去壓制伊朗,迫使其在美國和以色列面前屈服,否則就是逃避應有的國際責任。如果說這還只是外交層面的壓力手段,那么她接下來的言論則顯得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白樂濰竟然提出了一個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未曾正式提出的要求:如果中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那么伊朗經濟將陷入崩潰。要知道,即便是在伊以沖突緩和之后,特朗普也僅僅建議中國在購買伊朗石油的同時多采購一些美國原油,但最終結果大家心知肚明。
現在我們再來看以色列的這一提議,它實際上是要切斷中伊之間最重要的能源紐帶。畢竟伊朗將近90%的原油出口都流向中國。這不是單純的外交呼吁,而是企圖讓中國自斷臂膀,來幫助以色列解決長期的心腹之患。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想無疑是天方夜譚。
不得不放手一搏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以色列是在挑釁,而是因為它確實已經走到了必須采取極端手段的地步。目前內塔尼亞胡政府岌岌可危,伊朗核計劃的進展令人憂慮,再加上胡塞武裝新型導彈的威脅,這一切迫使以色列不得不孤注一擲。
國內政治環境并不穩定,幾項針對總理的司法指控始終如影隨形,雖然因外部戰事暫時擱置,但政壇的分裂并未緩解。一個內部紛爭不斷的政府,如何能凝聚全國之力應對外部威脅?光是這一點就足以令以色列領導人焦頭爛額。
伊朗的核進程正在加速推進,難道真以為這只是虛張聲勢?此前美以聯合空襲曾試圖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但最新情報顯示實際效果遠低于預期,伊朗的核能力僅被延緩了幾個月,核心設施依然完好無損。
更糟糕的是,衛星圖像顯示伊朗已經開始擴建新的核設施,并公開表態不會放棄核計劃。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旦核武器真的研制成功,整個以色列都將面臨滅頂之災。而在這種關鍵時刻,新的安全威脅也在不斷涌現。
胡塞武裝不知從何處獲得了高超音速導彈,并直接瞄準以色列機場發射,這讓本已高度緊張的防空系統更加不堪重負。面對如此局面,以色列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比美國更為堅實的靠山,這個角色自然非中國莫屬。
別做夢了
以色列的想法看似美好,但現實卻極為殘酷。對于以色列這套“道德綁架+強硬要求”的組合策略,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堪稱滴水不漏,這也是我國一貫的外交風格。
中國的立場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中東沖突的根本原因我們十分清楚,任何試圖轉移焦點的做法都不會得逞;第二,關于伊朗核問題,中國始終堅持通過政治外交途徑加以解決,這意味著單邊制裁和極限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這番表態清晰表明了中國的態度——絕不會成為以色列手中的工具。同時我們也再次重申了勸和促談的基本原則,以色列拋來的這塊“燙手山芋”,被中國用柔性的外交方式巧妙化解。
當以色列隔空喊話中國之時,其真正的對手伊朗并未被外界輿論干擾,反而以實際行動展示了自身立場——宣布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意味著其核研究將進入一個無法被有效監督的“黑箱”階段。
盡管伊朗官員嘴上仍稱將繼續“和平發展”鈾濃縮技術,但從其堅決不放棄的決心以及軍事上的強硬警告可以看出,一旦遭到攻擊,伊朗必將以毀滅性、壓倒性的力量予以反擊。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將與美以展開正面交鋒。因為他深知,美以的目標是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能力,而伊朗的底線則是絕不終止鈾濃縮活動。這場較量注定是一場沒有妥協余地的僵局。
國際社會對此憂心忡忡,G7外長們接連發布聲明,敦促各方回到談判桌前,其核心訴求只有一個——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然而雙方立場尖銳對立,誰都無意退讓,局勢只能持續僵持,而矛盾升級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局勢緊張到何種程度?中國和美國大使館罕見地發布了旅行警示,提醒本國公民不要前往伊朗,已在當地的盡快撤離。造成如此嚴重后果,歸根結底還是美國一手造成的,可以說美國才是這一切動蕩的根源。
特朗普時期的強硬政策看似雷厲風行,一邊安撫內塔尼亞胡,一邊宣稱摧毀了伊朗核設施,但實際上并未真正解決問題。武力干預的局限性在此刻暴露無遺。如今以色列轉向中國尋求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幫助,恰恰說明美國過去的戰略已經將以色列逼入死胡同。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