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每年6月-8月,就是各大榜單開始瘋狂發榜的日子。現在的國內留學生,不是以前了,相對來說,更看重的是世界大學排名,畢竟這關乎回國就業和認可度等方面。
現在不是10年前了,那時候留學生就業無壓力,回國就有企業要。學生可以來回挑揀,不管是外企還是國企,都有機會進。考公是不可能考公的,除非家里實在是資源多。
但現在不一樣了,篩選的范圍更小了,大家對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競爭的人多。很多中產家庭的留學生也在求穩為主。起手都希望孩子先有個好的工作崗位才踏實點,其他再說。所以,現在的留學生和之前的是不一樣的,現在的留學生回國考公的居然也很多。
扯遠了,今天我們聊下,最懂英國大學行情和走勢的一個榜單——CUG排名。這個榜單怎么擱在以前,關注度特別高,尤其是這個榜單會有很多專業排名,比如商科的,傳媒的,藝術的,工科等等細分領域。對要去英國讀本科的學生來說,是有指導意義的。只不過,現在QS太過拉扯掉了現在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這些榜單的權重就沒什么人在乎了。
當然,榜單只是一個參數,是我們去討論一些學校學術能力,學生滿意度,專業實力,師資力量的一些數據來源。你如果真的想全面理解英國的大學實力,這些榜單的確是需要細細研究的。
No.1 CUG2026這個榜單為何和QS2026差別那么大?
本土榜單說實在的,是為本土的高中學生服務的,CUG其實大部分是給本土和eu的學生做參考用的。很多a-level學生是用它來制定自己ucas選校策略的,比如Entry Standards這個指標,就是ucas分數指標,你學校在英國強不強,這個分數能直接表達出實力。還有其中的Graduate Prospects指標對本土學生來說也很重要,是可以評判一個學校有沒有回報率的。
這個榜單的數據不像QS,可以自己手搓,CUG的榜單運營數據都是依賴官方數據給出的。比如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的數據,以及NSS和REF這種關乎每個高校能拿到多少教育撥款的榜單。
這個榜單差不多有10個指標,你都可以通過各個細分指標找到你關心的學校實力部分。比如畢業生前景,學術實力,錄取要求,研究質量,學生滿意度。甚至學生掛科率人家也有指標,Continuation這個就記錄每個學校能順利完成學業的數據。你可以避免很多寬進嚴出的學校。
所以,從數據來源和服務對象來說,CUG這種指標和QS這種是反向的。CUG相對來說是給本土和國際學生服務的,是可以反映出本土學生對學校的一個認知。而QS這種榜單是為國際學生服務的,是給國際學生提供一個榜單建議。出發點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CUG更多為本科學生服務,QS這種排名更多為碩博學生服務。
于是榜單的效果上,數據差異化會特別大。
No.2 CUG的top前20學校為什么是這些?
按CUG這個榜單,歷年來都是劍橋在榜首更多點。top10的英國大學分別是:
1.劍橋
2.牛津
3.LSE
4.圣安
5.杜倫
6.IC
7.拉夫堡
8.巴斯
9.華威
10.蘭卡斯特
這個榜單對于很多懂行的留學從業人員來說,沒什么稀奇,就是這么排的,而且從數據各個維度來說,的確就是這樣的。比如牛劍,英國就是只有兩種學校,一個是牛劍,一個是其他。不太可能存在ic這種亂入,然后踏著牛劍的頭往上踩的。你道理說破天都沒用,牛劍大于一切。
另外,本土學生的邏輯就是追求那種古老學校為主的,所以圣安,杜倫這種學校必須是王者學校,是繼牛劍之后本土學生會更加著重考慮的學校。是英國的老錢或新錢都希望把孩子送過去的學校。這里面不只是學術問題,而是關乎這類家庭更在乎的傳承或圈子問題。本土的階級意識是很強的,只有這種古老學校能帶給他們這種傳承感。至于什么科學啊,技術啊,這種說白了是打工人的職業。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他們的孩子追求的是哲學啊,歷史啊,人文藝術,或創造力的一些專業。這種是搞人,搞腦子,搞政治的方向。人家要的是這個,和我們追求的事兩條不相交的線。
當然,本土學生還有一種追求,對他們來說,那種小而精的學校,也是他們追求的。比如巴斯,比如蘭卡,這種都在各自領域極其強。而且學生滿意度高,入讀門檻也不低的學校也是他們會著重考慮的。比如巴斯的本科錄取評分是81分,ucl這種也只有80分而已。哪些國內學生很喜歡的比如伯明翰或南安這種,75分都不到。
No.3 CUG的top前10-20學校為什么是這些?
CUG的top前10-20陣容如下:
11.埃克塞特
12.約克
13.UCL
14.伯明翰
15.布里斯托
16.謝菲爾德
17.南安普頓
18.愛丁堡
19.KCL
19.薩利Surrey
21.利茲
22.卡迪夫
23.利物浦
24.女王貝爾法斯特Belfast
26.UEA
26.諾丁漢
28.曼大
31.格拉斯哥
如果你理解了前面前10的學校陣容,后面的10-20陣容也就更容易理解。在本土學生范疇里面,古老的學校以及小而精且在當地reputation高的學校之后,才是哪些綜合學校。
在英國本土,其實沒那么多綜合學校之分,他們基本是以紅磚學校,以及羅素集團成員學校去衡量一些高校的權重的。
也就是說,本土學生,選南安還是謝菲爾德,或者伯明翰還是利茲,其實沒太大差別。無非是自己所在城市就近挑一個學校而已。基本以城市命名的學校不會差罷了了。
至于在qs里面關注度高的,比如KCL、曼大、UCL、格拉,愛丁堡這些學校,在這個榜單里面,一般口碑都不好。口碑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學生滿意度低,二是師資或教職人員不寬裕,有事踢皮球,搞創收明顯。三是師資力量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師資個人挺牛的,適合做科研的,但教學方面是一坨,經常給學生掛科,天怒人怨的,學生會覺得老師不重視教學,覺得自己沒人管,矛盾還挺多。大班教學多的學校就是這樣。本土學生代入感超級差,評分一直高不了。一般來說,國際學生比例高的學校,本土學生都勸退的多,來的少一些。
總了個結:今天就聊到這,對這個榜單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去看下里面的參數,每個參數都可以反映出不同英國大學在某個角度的一些真實實力。如果你是那種想用本科錄取分數去參考學校實力的,也可以去看下這個榜單。你也會對英國大學的各個順位有比較直觀的了解。
最近網絡上的榜單出的有點多了,說實話,真正去研究榜單的沒幾個。大家都是個人喜好上的一些情緒互噴。利于自己的就大家點贊,覺得不適合自己利益的榜單就各種拉踩。搞得自己很懂行一樣,實際啥也不是。真讓你說,你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真的是想來英國留學的,你也特別想留在英國就業的。可以更關注本土榜單多一些,而不是qs或軟科,或其他世界大學排名。當然,你回國的話,沒得選,只能去看世界大學排名,畢竟回國,就是看誰話語權大,誰曝光度高知名度大。其他都是扯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