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成功上臺意味著他曾經的失敗,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首次參加總統選舉,在黨內初選之際便不敵文在寅遺憾敗北。
在2022年,李在明成為候選人,結果又以微弱差距敗于尹錫悅。
原本以為李在明將會一直陪跑,可誰能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戒嚴風波把李在明推向了韓國總統的寶座。這個時候的李在明終于可以感慨自己的來時路了。
更讓人吃驚的是,李在民執政之后的各種舉措,讓韓國政壇上下一震,一系列雷厲風行、堪稱“斬草除根”的政治手段,不僅打破了韓國傳統政治博弈的固有格局,其狠辣程度也遠超外界預期。
——甚至相較于前任總統文在寅,也呈現出更為激進的態勢,讓不少曾低估他的人紛紛感嘆“小看他了”。
李在明在上臺之后就直接表示:自己領導的政府將會是一個公正統一的政府,一個靈活務實的政府。而在此之前,他也曾表示要與韓國民眾一起開創大韓民國的未來。
在很多人看來,口號誰都會喊,但是怎樣做才是關鍵。李在明真的能夠履行好一個韓國總統的職責嗎?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但就目前來看,李在明似乎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場白,讓韓國民眾看到了李在明想要做事的決心。因為他將矛頭直指前任政府以及相關利益團體,不介意暴露韓國政壇的痛點。
尤其針對韓國前總統尹錫悅以及其夫人金健希的調查也隨之展開,除了涉及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外,還包括金建希涉嫌股價操縱和介入選舉。
當然,有些人認為李在明這是在進行政治清算,可對于韓國民眾來說,真相或許更為重要。如果說,這些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那么李在明突然正面硬剛韓國檢察系統,就完全是給予韓國政壇前所未有的大動蕩。
要知道,在文在寅時期,韓國就針對檢察系統進行過一次修整,但說實話效果有限,并不能夠讓韓國檢察系統高高在上的地位被動搖。
要知道在眾多韓國前總統黯然退場的故事中,韓國檢察系統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這也造成了韓國總統可以被監管,但針對于韓國檢察系統的監管缺失。
也正因為如此,李在明的行動遠要比文在寅更加激進。早在之前共同民主黨就通過了監察機關改革方案,計劃將監察系統的偵查權與公訴權完全分離。
李在明正式擔任韓國總統后,針對于韓國檢察系統的行動更加激烈,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將監察系統手中的權利徹底分開,而這種改革不像是在與韓國檢察系統談判,更像是要直接把檢察系統徹底拆除,可見李在明的魄力相當之大。
除此之外,李在明在就職演講中曾提到要針對“世越號”事故和梨泰院事故等社會性事故查明真相,這是韓國民眾非常關切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李在明真的能夠重啟調查,并且查清楚事故背后的真相,李在明的支持率恐怕不會輸給文在寅。
尤其是“世越號”事故帶給韓國民眾的傷害太過于沉重,作為韓國最嚴重的海上災難之一,這次事故直接導致304人遇難,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青春年少的韓國高中學生。
如果李在明真能查出真相的話,那么絕對能夠狠狠刷一波政績,由此可以看出,李在明是準備為韓國民眾干一番實事的。
但問題真的那么容易解決嗎?要知道,共同民主黨雖然作為執政黨,但是這并不代表可以讓改革輕松落地,很多因素在制約著李在明的發揮。
尤其國民力量黨肯定不會乖乖配合李在明的政策,暗中積蓄力量給李在明制造麻煩,或許將會是未來國民力量黨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
另外,李在明身上還有司法官司沒結束,共同民主黨想要通過對法律法規的修正幫助李在明解除刑事風險,國民力量黨對此強烈反對。未來,李在明還需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才能夠更好的施為。
如果說這只是內部角逐問題,那么在外交領域李在明所要經受的考驗則更為艱巨。
李在明試圖在外交領域走出一條新路,“實用主義外交”確實適合韓國,尤其強化中韓關系對韓國意義重大。但是這真能實現嗎?美國又怎能坐視不理?這些都是李在明需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李在明的政治智慧以及決心遠超常人,這從他針對檢察系統“斬草除根”之舉就能看出。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可以預見的是,李在明大概會先穩定內部局勢,再徐徐圖之。
這么多年起起伏伏,甚至遭遇生死危機,李在明也都這樣走過來了,自然不會就這樣輕易倒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