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兩條消息在國際經貿圈引起廣泛關注:一邊是越南與美國閃電達成關稅協議,越方以進口美貨“零關稅”為代價,換得對美出口關稅從46%直降至20%,還加碼規定“中國轉口商品經越輸美需繳40%稅”;另一邊是中國商務部公告落地,對歐盟、韓國等四地不銹鋼產品續征反傾銷稅,其中韓國部分企業稅率高達103.1%,近乎“封門”。
當東南亞小國為抱美國大腿不惜設卡中國時,中國這記“鋼鐵重錘”,正砸向所有想靠“犧牲中國利益換美國笑臉”的投機者。
一、越南“投名狀”:看似撿便宜,實則踩雷區
越南這次對美妥協,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表面看,降低對美關稅能刺激紡織、電子等產業出口,畢竟美國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場。但代價是什么?為換美國“關稅甜頭”,越南不僅要對美貨敞開大門,更要充當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特意針對中國轉口商品設40%高關稅,明顯是想搶中國原本經越出口的訂單。
可越南忘了,中美貿易戰打了這么多年,中國供應鏈的韌性早已驗證。過去三年,越南確實承接了部分中國轉移產能,但數據顯示,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增長中,超60%的商品原料仍來自中國。如今越南主動給中國商品設卡,相當于“端起中國飯碗,砸中國的鍋”。更關鍵的是,美國對盟友向來“用后即棄”:當年日本、韓國為迎合美國加征中國關稅,結果自己被美國逼著開放農業市場,如今越南想走同樣的路,恐怕難逃“被當槍使”的宿命。
二、中國103%關稅:不是亂打,是精準“敲山震虎”
很多人疑惑,為何中國反制的是歐盟、韓國等,卻不是剛“背刺”的越南?答案藏在關稅清單里:
對歐盟企業征43%,針對的是其不銹鋼板材在高端市場的份額,這些產品原本就與中國企業存在競爭;對韓國POSCO以外企業征103.1%,則是因為韓國近年頻繁通過“轉口貿易”幫美國圍堵中國——2024年數據顯示,韓國經第三國向美出口的不銹鋼制品中,有37%原料實際來自中國,卻被貼上“韓國制造”標簽。
這記“組合拳”的深意在于:首先,敲打韓國、印尼等正與美國談判關稅的國家——印尼剛在6月底向美國拋出“共同開發鎳資源”的橄欖枝,意圖借稀土管制后美國的資源缺口換關稅優惠,中國此時加稅,就是警告“別拿稀有金屬討好美國,先看看自己的鋼鐵出口能不能保住”;其次,震懾越南等想靠“關稅妥協”換短期利益的國家——中國不直接對越加稅,卻卡住其可能依賴的上游原料通道(比如不銹鋼半成品),讓越方明白“圍堵中國的代價,你未必付得起”。
三、美國的“關稅陽謀”:拉盟友填坑,卻連日本都談崩了
越南的“投誠”,本質上是美國“合縱連橫”策略的一環。美國從3月啟動“三個月關稅緩沖期”,表面是給盟友“談判窗口”,實則是逼各國在“選邊站”:要么跟美國一起加征中國關稅,要么對美開放市場換關稅減免。但現實很打臉:
日本兩次關稅談判全談崩:6月G7峰會期間,日本首相拒絕為美國開放大米市場;6月底談了25天的磋商,因美方要求日本“全面接受農產品關稅減免”而破裂。連一向緊跟美國的日本都不愿當“冤大頭”,可見美國的“盟友牌”越來越不好使。
印度被美國威脅“買俄油就征500%關稅”:6月29日,美參議院放出狠話,要對從俄羅斯買能源的中印加征重稅。但明眼人都知道,500%關稅純屬恐嚇——印度進口俄油占比超40%,中國更是全球最大俄油買家,美國真敢征這么高的稅,等于切斷與中印的貿易,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之所以急著拉攏越南、印尼,恰恰說明其“關稅施壓”策略在主要盟友間碰壁,只能找中小國家“捏軟柿子”。但越南沒看清的是,美國要的從來不是“盟友”,而是“炮灰”——當越南為美國開放市場、得罪中國后,美國隨時可能以“越南幣值低估”“產能過?!钡壤碛桑賹υ郊诱麝P稅,就像當年對墨西哥、加拿大做的那樣。
四、供應鏈博弈:中國反制的不是國家,是“投機邏輯”
有人擔心,中國對歐盟、韓國加稅,會不會影響自身供應鏈?看看數據就明白:
中國不銹鋼產量占全球56%,歐盟、韓國進口量僅占中國消費量的3%左右,加稅對國內市場影響微乎其微;韓國被加稅的企業中,POSCO之所以“幸免”,是因為其與中企有長期技術合作,而其他企業因頻繁搞“轉口投機”才被重罰。
這說明中國的反制有清晰邏輯:不搞“一刀切”,只懲罰“惡意迎合美國、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就像印尼想靠“鎳資源”討好美國,中國就用鋼鐵關稅提醒它:你的不銹鋼產業還依賴中國技術和原料;越南想靠“關稅設卡”搶中國訂單,中國就卡住其可能需要的高端鋼材進口——你想當美國的“貿易跳板”,先問問自己的產業鏈能不能繞過中國。
結尾:當“站隊美國”成為賠本買賣
從越南與美達成協議后的市場反應看,胡志明市證券交易所鋼鐵板塊當日暴跌4.7%,外資凈賣出額創三個月新高——資本比政客更清楚,得罪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市場,后果是什么。美國用關稅大棒逼盟友“選邊站”,但中國用“精準反制”告訴世界:誰要是想靠犧牲中國利益換美國好感,最終只會發現,美國給的“糖”是毒藥,中國砸的“錘”卻長眼睛。在全球供應鏈深度綁定的今天,“迎合美國就能獲利”的舊邏輯,早該醒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