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在經濟人口稠密的西安城南,擁有二遷至長安郭杜的朱雀市場和電子正街的鑫朱雀市場,兩個“朱雀市場”。
而近日,隨著中聯西北院成功簽約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效果圖的曝光,預示西安城南西北最大的“菜籃子”——“第三個朱雀市場”來了。
另根據西安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三環內及周邊重點區域的建材批發市場、物流中心全部遷出。”此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亦或是前兩個“朱雀市場”的再遷歸宿?
“退城進郊”大勢下,
西安打造西北農產品超級樞紐
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位于長安區子午大道與花卉北路交匯處,占地364.8畝,總投資約14.6億元人民幣,目標是建成“全國領先、西北第一”的農產品交易中心。
在西安批發市場外遷的整體布局中,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規劃規模令人矚目。根據中聯西北院發布的信息,項目總建筑面積達26.85萬平方米,遠超現有市場。
項目定位為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將涵蓋蔬菜、水產、肉食、副食品、糧油等多個品類。
設計理念上,該項目秉持 “功能整合、效率優先、體驗升級、綠色智聯” 原則,突破傳統農貿市場的空間與運營局限。通過精密的功能流線組織與空間布局,實現商品展示、交易、倉儲、加工、物流配送等核心功能的高效聯動。
主體建筑采用大跨度鋼結構,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與現代美學,旨在打造富有時代感的城市現代物流產業聚集區。室內環境注重采光、通風與溫控,結合智能化管理系統,營造舒適便捷的交易環境。
這一巨無霸項目預計落地后將實現年交易額約300億元,提供約3萬個就業崗位。與現有朱雀市場30億元的年交易額相比,規模擴大整整十倍。
01批發市場變遷,見證西安城市擴張二十年
城市發展速度已遠超預期。原本的市郊,隨著城市擴張,快速成為了主城區核心地段。大型批發市場帶來的交通擁堵、環境壓力等就不得不接受搬遷的命運。這些市場的搬遷史,堪稱西安城市版圖擴張的生動注腳。
2024年以來,因城市更新和區域再開發需要,以及建筑物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西安城西土門新華批發市場、慶安建材市場、昆明路建材市場相繼傳出拆遷或關閉消息。
但市場搬遷不僅關乎空間轉移,更涉及數萬人的就業與生計,異常復雜。如,三原縣曾計劃承接西安雨潤、方欣、欣橋、胡家廟糧油四個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外遷,整合建成 “中國西部絲路農貿港” ,但因市場搬遷難題進展緩慢。若郭杜朱雀市場與電子正街鑫朱雀市場要整合到新的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同樣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市場外遷帶來的影響也是雙面的:一方面,它能顯著改善區域交通擁堵、噪音和環境衛生問題,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另一方面,市場搬遷至更遠區域會增加運輸成本,可能導致物價上漲,最終轉嫁給消費者。
越搬越遠的市場,對于市民來說,亦會影響自身采購的便利度。如何平衡城市發展需求與市民生活便利,也是決策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與傳統批發市場相比,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可采取 “先建后遷” 的模式,即新交易中心建成后,現有市場商戶可整體遷移,避免了商戶“無家可歸”的困境。
其在規劃設計上實現了質的飛躍,項目將兼顧當前運營需求與未來發展可塑性,并將與國際接軌,建立“一站式”聯運供應鏈體系。
02區域經濟新引擎,帶動長安區產城融合
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可小覷,項目預計將成為長安區重要的就業吸納器。
長安區作為西安市面積最大的市轄區,擁有大片待開發土地。該項目的落地將加速長安區南部城市化進程,促進產城融合。項目毗鄰的秦嶺花卉市場等周邊產業也將受益于集聚效應,形成規模化的農產品交易集群,打造西安版“新發地”。
從更廣闊的視野看,項目建成后,不僅服務于西安市民的“菜籃子”,還將輻射西北五省及周邊省份,成為區域性農產品集散中心。這種輻射力將提升西安在西北地區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影響力,強化其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同時,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更是西安城市功能優化和區域經濟升級的縮影。城市的進化從未停止,若“朱雀市場”真完成三遷足跡,也將記錄著一座古城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平衡與抉擇。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