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中國就業率最高的專業之一。
1
“就業率100%”
提到殯葬,你會想到什么?
是諱莫如深的職業?是避之不及的晦氣行當?還是彌漫消毒水氣息的隱秘角落?
但現實是,你也許很難想象,殯葬已經成為就業市場上最火爆的行當之一。
最近,民政職業大學生命文化學院副院長徐曉玲對媒體直言:
從2024年的錄取情況來看,現代殯葬管理本科專業錄取的學生成績,比當地的本科分數線平均高出60分。殯葬專科的同學,連續兩年就業率超過95%。
更令人驚訝的消息出現在去年,民政職業大學的2024級新生中,來自浙江金華的陳雪彤以601分的高考成績位居第一。
分數高不出奇,焦點是她選擇的專業——殯葬,這也是我國殯葬行業首個職業本科專業。
去年民政職業大學殯葬專業本科總共招生150人,殯葬專業的本科錄取分數線比其他專業高20分到30分。
陳雪彤選擇殯葬專業的主要原因,就是“好就業”。此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一位老師稱,殯葬專業的就業率基本上能夠達到100%。很多學生還沒等到畢業,就已經被幾家單位爭搶了,而且月入過萬。
相關院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也顯示,2022年五所高職院校“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都在九成左右,超過同屆畢業生總體水平,排在各專業前列。
其中,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更是被稱為殯葬人才的“黃埔軍校”。每次招聘會,光殯葬相關單位有兩三百家,甚至還有企業把只招長沙民政學院殯葬專業的學生寫進公司章程。
更早的時候,網上瘋傳深圳一殯儀館招聘廣告,招抬尸工,白班800塊一天,夜班1600塊一天,網友們直呼“想去”。
當下,就業二字的含金量無需多言。殯葬專業出圈后,大家紛紛表示,在沒錢沒工作面前,突然覺得死人也沒那么可怕了。
從避之不及到爭相追捧,殯葬行業,到底有什么魔力?
2
“暴利”的殯葬產業
殯葬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自古以來有多種形式的殯葬習俗,包括地葬、火化、天葬、樹葬、海葬等。新中國成立后,火化逐漸普及,殯儀服務行業也應運而生。
Euromonitor做過分類,我國殯葬服務業主要分為遺體處理、墓地服務、殯儀服務以及其他產品銷售及服務。四大業務構成中,墓地服務和殯儀服務復合增速最快,分別為17.90%和16.90%。
企查查數據顯示,時至今日,國內現存殯葬用品相關企業30.75萬家。從地區分布來看,殯葬用品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占比26.38%。其次,分布在西南地區、華中地區的相關企業分別占比18.95%、15.62%。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殯葬服務市場規模為1695億元,預計到2026年殯葬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1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殯葬行業還誕生了上市公司。當前民營殯葬行業中,已有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福壽園、福成股份、安賢園、萬桐園、中國生命集團。
典型的是福壽園。2013年,福壽園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殯葬第一股”。
財報顯示,2010-2024年,福壽園營收從3.5億元增長至26.28億元,漲幅達到650.86%;歸母凈利潤也從1.67億元增長到近8億元。
福壽園的業務范圍涵蓋公墓運營、殯儀服務、設備制造、追思用品、規劃設計、生前事業、“殯葬互聯網+”、生命教育等。
回看過去數年,福壽園的毛利率幾乎沒有低過80%,都快趕上茅臺了。
有人做過對比,2018年至2023年,福壽園的墓穴平均售價從10.25萬元/個漲至11.95萬元/個,漲幅為17%。同期上海新房成交平均價格從5.31萬元/平方米漲至5.69萬元/平方米,漲幅才7%。而且,上海的墓地每平方米的單價在15萬元至24萬元之間,已經超過了房價。
難怪DeepSeek認為最暴利的10個行業里,殯葬行業排在首位。
從機構來看,民政部《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605個,其中殯儀館1788個,殯葬管理機構782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837個。殯葬服務機構職工9.1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8萬人,火化爐7713臺。
行業需求大,但目前全國1500多所高職院校中,僅有14所院校開設殯葬專業,大多數殯葬服務單位都表示“缺乏相關專業人才”。
加上大多跟殯葬沾邊的工作,都帶編制,無數人從中嗅到了就業的機會。此前,浙江臺州殯儀館只招一個人,卻有近千人報名競爭。有人調侃:
火熱程度比火化爐子還熱。
3
殯葬“出海”
別看大家搶得熱火朝天,殯葬行業其實沒有想象中好干。
一方面,殯葬專業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而且每一項都要學精。
你看看他們的課程表,殯葬專業要學習殯葬民宿文化、形體、書法、插花藝術、殯葬應用文、殯葬營銷學、遺體整容技術、遺體防腐技術、遺體火化等......
就拿插花來說,可不是隨便扎個花圈這么簡單,很多時候要根據逝者家屬要求,變著花樣扎。
還有遺體修容,需要對逝者傷口進行縫合、修理,一針一線都馬虎不得。
對體力也有要求,殯葬工作人員需要搬運尸體,并長時間的進行站立工作(為尸體整容化妝等)。
心理素質更是基本功,例如從容應對“調整尸體位置時尸體突然坐起來了”的意外。
另一方面,整體來看,殯葬行業的薪酬并沒有那么高。有調查顯示,61.55%的從業者收入都在5000元及以下,那種“夜班1600/天”扛尸體的活畢竟是少數。
那殯葬行業還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殯葬從業者的目光,不應該只停留在國內,還可以出海。
前幾年,有一檔日本綜藝視頻火了,網友驚訝地發現,里邊竟然出現了一群中國大媽,嘴里高喊著——
日本的各位,請一定要使用我們制作的棺材喔!
也正是通過這個綜藝節目,許多中國人才第一次知道——日本90%的棺材,來自山東曹縣。
曹縣地處山東、河南、安徽的交界處,盛產泡桐,是中國最大的桐木加工生產基地。
日本的喪葬習俗是棺木和遺體一起火化,這種用來燒的棺木講究輕便易燃,還得材質板正不漏風,如果能加上櫻花等日本文化符號就更好了。而曹縣恰好盛產成材期短、輕質耐潮的泡桐,這種木料正適合用來做棺材。
更重要的原因是,曹縣生產的棺材物美價廉。他們有在櫻花季推出的櫻花棺,有制作奢華的鍍金棺,有制作時髦的網紅款粉紅棺,甚至還有公主風、浮世繪、哆啦A夢、二次元的棺材……只有日本人想不到的棺材,沒有曹縣人民做不出的棺材。
為了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曹縣人還會定期組織團隊去日本調查,新員工入職前3個月時,還得先學習日本文化禮儀課程。據說有些老板還會送自己的孩子去日本留學,回國后打理家業,成為一名真正的“棺二代”。
這些花樣繁多、雕龍畫鳳的棺材,最便宜的只要300元人民幣,哪怕是貴一點的也很少超過2000元人民幣。而在日本,一副本土制造的棺材少說也得上萬元人民幣,貴的可能要好幾萬,是昂貴的“奢侈品”。這樣一對比,曹縣的棺材簡直是天賜的禮物,性價比杠杠的。
不止曹縣,河北保定米北莊村,每年向海外輸送數以億計的冥幣;福建惠安縣,每年出口日本的墓碑石材占據了日本市場90%的份額……中國殯葬產業鏈,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出海之路!
看來,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世界都離不開made in chi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