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專門寫女性的書。但在漢朝這個有意思的朝代,卻出了幾本跟女性有關的書。其中之一,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女誡》,由東漢著名的女史學家班昭所寫,也是中國古代女四書之首。
但今天老葉要聊的這本書,并不是女四書中的任何一部,同時這本書也是出自漢朝,它是由《戰國策》的作者,西漢名臣、史學家劉向寫的《列女傳》。
《列女傳》的起因
為何劉向身為一個史學家,卻寫了這樣一部關于婦女的書呢?起因和一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有關,她就是“環肥燕瘦”這個成語里面的燕瘦,西漢皇帝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
趙飛燕在被漢成帝立為皇后之后,由于不滿漢成帝只寵幸自己的妹妹趙合德,便偷偷地在宮外招來一批年輕力壯的男子供自己享樂。漢成帝知道后,不以為恥,反而覺得這樣他就可以只寵趙合德一人,于是就縱容趙飛燕的行為。
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很快后宮淫亂的事情就傳到了宮外,時任光祿大夫的劉向聽說此事,非常生氣,但又怕惹怒漢成帝,便費了好長時間的功夫從歷朝歷代的史書和民間的一些真人真事,匯成了一冊《列女傳》,把它交給了漢成帝作為規勸。
但此時的漢成帝心中只有趙合德,況且這個事情也是由他縱容而起,就對劉向的用意故作不知,只說意思我懂,書已收到之類的,便沒有下文了。
雖然劉向這本《列女傳》的作用并沒有起到,但這本書卻就這樣一直流傳了下來。
“烈女”的由來
現在說起烈女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剛正并且有節操的女子。但在西漢劉向寫這本書的時候,名字是叫列女,意思是諸多女子,跟烈女并沒有多大的關系。而且此書的主張也不是歌頌烈女的意思。
只是后來到了宋、明朝后朱理盛行,朝廷大肆提倡節烈貞女,就有人把劉向的《列女傳》改名為《烈女傳》,加了許多關于節烈貞女的事跡,把不相關的都剔除在外,所以導致大家都覺得劉向的《列女傳》就是烈女傳,其實不然。
列女傳的影響
首先,這是一本關于女性的書。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基本沒有史料記載,這也可以算非常早期的古代女性史書。
其次,該書問世后,關于婦女的傳記便開始層出不窮。晉朝皇甫謐的《列女傳》、杜預的《女記》,南北朝宋虞通的《妒記》,明朝才子解縉的《古今列女傳》,清朝劉開的《廣列女傳》等,都是其中有名的著作。甚至許多地方史志也開始有了關于婦女的描寫。
最后,《列女傳》本身對后世的影響也非常巨大。雖然此書并不是專門針對現在所說的烈女,但里面所描述的婦女形象,都是選取那些在言行儀表中合封建禮儀道德的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