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從7月20日來,8月18日走,總共就30天。
別瞧天數少,專家說這是20年一遇的“濃縮型酷暑”。副熱帶高壓攢足了勁,熱量要集中“砸”下來。華北、黃淮等地,可能有連續15天35℃以上的高溫。
重慶、武漢這些“火爐”,極端溫度或沖破40℃大關。北方今年也逃不過“南方式悶熱”,空氣濕度能超70%。濕熱天里汗難蒸發,老鄉們中暑風險比平常高3倍。
城市熱島效應厲害,夜里溫度也在28 - 30℃打轉。睡覺就像躺在“暖房”里,睡眠質量肯定受影響。
8月19日出伏后,“秋老虎”可能帶著高溫卷土重來。華北地區說不定要經歷10天左右的“秋包伏”天氣。農諺說“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晚,高溫得持續一陣。
這對秋收作物可不友好,得防著干旱來搗亂。
高溫還影響心情,氣溫每升1℃,情緒失控風險增12%。
“情緒中暑”可不是小事,得學會給自己“降降火”。先說咱種地的老鄉,伏天高溫對莊稼威脅不小。華北平原要防干熱,地里作物容易被曬蔫兒。
長江中下游濕度大,作物易生病,得趕緊打藥透氣。華南地區末伏可能再來一輪高溫,得盯著作物長勢。傳統辦法有門道,比如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保墑。
但咱也得結合科學,該灌溉時別拖,早晚澆水更合適。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一定要備好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出門干活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別跟日頭硬扛。
空調溫度別調太低,26℃左右合適,還得常通風。田間勞作穿長袖,戴草帽,多喝淡鹽水補水分。
大棚種植的老鄉,趕緊檢查棚架,別讓高溫把棚烤壞。菜園里的蔬菜,能搭遮陽網的趕緊搭,別被曬焦了。
養殖場的雞鴨鵝,棚舍要通風,別讓悶熱憋出病。我個人覺得,今年這伏天熱得急、熱得猛,更得早準備。
現在該干啥?檢修灌溉設備、備足防暑藥、加固大棚。
有啥不懂的,咱多問問村里的農技員,別自己瞎琢磨。伏天雖然難熬,但咱提前把應對措施做足,就能少遭罪。具體咋應對不同作物的高溫考驗,咱明天再細嘮。
記住了,伏天熱得狠,早備不慌神,收成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