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回望來時路,許多女人才驚覺:這一生,竟過得比黃連還苦。
不是命運待她們刻薄,而是在婚姻這場漫長的修行里,她們把溫柔給了丈夫,堅韌給了孩子,唯獨忘了留一份體面給自己。
正如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可這份剛強背后,藏了多少無人知曉的酸楚。
年輕時以為付出能換來珍惜,老了才懂心疼自己
多少女人,年輕時也曾眼含星光,以為嫁了人就是找到歸宿。
她們省下口紅錢給孩子買奶粉,放棄升職機會照顧公婆,把少女時代喜歡的裙子壓進箱底,換上了圍裙和拖鞋。
可等到皺紋爬上眼角才發(fā)現(xiàn):那個承諾護她一生的男人,早已把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那些她拼命拉扯大的孩子,連陪她吃頓飯的時間都擠不出。
《半生緣》里說:"女人啊,你的名字叫犧牲。"可這份犧牲,換來的往往不是感激,而是習以為常的冷漠。
婚姻到最后,最怕的不是爭吵,而是無話可說
有位老太太曾苦笑著說:"現(xiàn)在和老伴一天說的話,還沒年輕時吵架一回合多。"
多少夫妻,年輕時為誰洗碗吵得面紅耳赤,老了卻連爭吵的力氣都沒有。一個守著電視,一個刷著手機,明明同住一個屋檐下,卻像兩個合租的陌生人。
更扎心的是,有些女人直到丈夫離世才意識到:那個總嫌她嘮叨的人走了,連個拌嘴的對象都沒了。正如張愛玲寫的:"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
母親這個身份,是鎧甲也是軟肋
見過太多這樣的母親:
兒子結婚時掏出全部積蓄買房,自己卻住在老破小的樓梯房
女兒坐月子時忙前忙后,自己腰疼得直不起來還笑著說"沒事"
孫子要上補習班,立刻取出養(yǎng)老錢,自己生病卻舍不得掛專家號
《請回答1988》里有句臺詞:"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chuàng)造了媽媽。"可媽媽也是凡人,會累會痛,也需要被人捧在手心。
晚年最好的活法:把自己當女兒重新養(yǎng)一遍
聰明的女人到了晚年都懂得三個道理:
1. 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
丈夫若知冷知熱是福氣,若相敬如"冰"也別強求。把期待值降低,所有的遇見都是禮物。
2. 兒女有兒女的福氣
別再做"掏空式"付出,留點養(yǎng)老金,存些體己錢。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當馬牛。
3. 好好愛自己才是正經(jīng)事
去跳廣場舞,學水墨畫,約老姐妹旅行。記住: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誰的妻子、誰的母親。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女人這一生,為妻為母,已經(jīng)足夠偉大。晚年時光,請把那些沒舍得買的首飾戴上,沒敢穿的花裙子穿上,沒時間看的風景補上。
要相信:當你開始珍視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余生不長,請活得自私一點,這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敬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