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橙色預警還掛著,老天爺要連著幾天“噴火”了。3日濟陽都飆到37.8℃,歷城有地兒熱到40.
2℃,這火候夠灼人。未來幾天咱濟南還得熬高溫,4日最高溫又奔37℃去了,烤得地皮發燙。大日頭底下,玉米葉子都曬得打卷了,正是拔節孕穗的節骨眼,可經不起這么烤。
菜園子的辣椒茄子,曬狠了要掉花掉果,豆角藤蔓也蔫噠噠沒精神。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趁這兩天傍晚稍微涼快點,趕緊澆遍“跑馬水”。澆水別在大中午頭澆,容易激著根,順著壟溝溜水,讓玉米喝上“解渴水”。
施肥也得挑早晚,尿素撒淺了怕揮發,最好刨個淺溝埋上,再澆點水讓肥滲下去。山區果園里,果樹葉子曬得發脆,掛果多的枝子要撐牢,別讓高溫加重量壓折了。坡地保水差,有條件的鋪點秸稈、雜草,蓋住樹根周圍的土,能少蒸發點水分。
大棚種植的菜農注意,這幾天中午得把棚膜通風口全打開,別讓棚里悶成“蒸籠”。棚頂可以蓋點遮陽網,下午兩三點最曬的時候遮一遮,菜苗才不被烤焦。濟陽、商河有雷陣雨的地兒,雖說能解點旱,但得防著短時大風掀棚頂。
老舊的棚架子趕緊用鐵絲加固,棚膜邊角的壓膜繩再緊一緊,別讓風鉆了空子。
都說“伏天曬谷,顆粒歸倉”,可咱這玉米大豆還在地里長著呢,得跟老天爺搶時間。老輩人說“旱天鋤地,賽過水澆”,現在雖說熱,但松松土能保墑,早晚能干就別偷懶。不過咱農民自己也要防暑,大中午頭別硬扛著干活,帶足鹽水,累了就歇陰涼處。
夜里悶熱不散,玉米葉子卷著會不會影響“喝露水”?這茬子事得留意。咱濟南平原多,玉米是主茬作物,這遍水和肥跟上了,秋后的棒子才飽滿。
山區梯田種的谷子、紅薯,耐旱歸耐旱,連續高溫也得澆點“救命水”,別讓旱傷根。湖區周邊種水稻的,田里可不能斷水,高溫天深水護苗,水層保持5厘米以上才行。
有人覺得土辦法不管用,其實不然,像秸稈覆蓋保墑,老輩人用了幾十年,挺實在。
當然了,現在有氣象預警盯著,咱再結合科學法子,雙保險更穩當。我個人認為,高溫天種地就得靈活,該搶的農時不拖,該躲的日頭別硬頂。這波高溫還要熬幾天,地里的活計得排好優先級,先管耐旱弱的作物,再顧皮實的。
各鄉鎮農技站這兩天都開門,有啥不懂的趕緊去問,別自己悶頭琢磨。最后再啰嗦句,大棚的通風口晚上也留著點,別讓熱氣悶了一夜,菜苗扛不住。
莊稼不會說話,但咱多上心一步,收成就能穩當三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趕緊行動起來,該澆水的澆水,該追肥的追肥,別等莊稼曬蔫了才著急!關注咱網易號,后續天氣變化和農事技巧,第一時間告訴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