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嶺南師范學院“朝陽行”突擊隊走進湛江市吳川黃坡鎮穩村,圍繞“鄉伴薯光——電商傳播穩村番薯好滋味”,開展了一場集生態敘事、沉浸式吃播與數智營銷于一體的系列直播活動。團隊探索現代化數字技術與鄉村特色農產品資源深度融合的路徑,助力穩村番薯及紅薯干、銀絲米粉、紅薯粉絲等衍生制品打開銷路,讓地方特色農產品招牌愈發鮮亮。此次活動共開展7場直播(含5場助農直播、2場專題直播),累計獲贊超88.6萬,吸引觀眾近6000人,系列助農直播成功促成39筆訂單,成交金額突破1000元。
創意賦能,讓鄉村故事更鮮活
突擊隊精心策劃的兩場專題直播,以獨特創意成為直播間的亮眼焦點。7月3日開播的《穩村薯田音浪計劃》,將音樂元素融入助農直播,“吃穩村番薯,我要聽xxx”的趣味互動形式迅速點燃氛圍。網友們踴躍點歌,悠揚旋律如同靈動翅膀,載著香甜的穩村番薯飛入大眾視野,為農產品營銷注入青春創意與藝術活力。7月8日清晨6:30,《青春朝陽行,薯興穩村路》迎著晨光開播,主播以“走播”形式帶領觀眾漫步穩村,娓娓道來穩村的發展歷程、人文風貌與振興故事,讓清新晨光中的鄉村更顯生機與希望,為專題直播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情懷與獨特場景魅力。
“朝陽行”突擊隊在穩村電商服務中心開展助農直播 林鈺攝
主題聯動,用青春視角講好“薯”故事
五場系列助農直播始終圍繞穩村番薯核心,以青春視角串聯多元內容,讓田間地頭的“土寶貝”成為直播間的“香餑餑”。
“咱們的番薯用飲用水灌溉、稻田里種植、環保區生長,吃得那叫一個放心!”直播間內,主播手持橙紅飽滿的番薯,鏡頭特意拉近展示其細膩肌理,順勢揭開這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生長密碼——北緯21°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鑒江支流的純凈水源、富硒土壤滋養,再加上180天自然生長周期,讓“粉糯中帶清甜,無絲絡不噎喉”的獨特口感有了扎實生態根基。而28g/100g的淀粉含量與26g/100g的糖分含量,更成了打動人心的“硬實力”。
從新鮮番薯到加工制品,直播間里藏著滿滿驚喜。“西瓜紅”品種制成的紅薯干,經三蒸三曬工藝呈現琥珀色澤,糖度精準控制在22°±2°,自然薯香濃郁;泉水磨壓而成的銀絲米粉,潤透剔透且久煮不糊;“十斤紅薯出一斤”的紅薯粉絲,以蒸代煮的新工藝讓口感更顯純粹——這些全產業鏈開發的明星產品,讓觀眾親眼見證小小番薯變身美味的奇妙過程。
沉浸式吃播場景更是讓彈幕熱鬧非凡。鐵鍋中的粉絲裹著醬汁翻滾,滋滋聲響仿佛能透過屏幕飄出香味;彈性十足的薯干被輕輕拉扯,晶瑩糖絲緩緩延展,隊員們順勢拋出“這口Q彈誰懂啊”“減脂期也能炫的快樂碳水”等俏皮話,瞬間點燃互動熱情。帶貨環節里,隊員們熟練運用年輕人熟悉的網絡熱詞:“這款紅薯干‘斬男又斬女’,送禮超合適!”搭配“滿30減6”“滿18減2”的疊加優惠,評論區里“看得口水直流”“這波必須囤”的留言刷屏不斷,助農熱情在一次次互動中持續升溫。
從初遇時的生態揭秘,到深入了解后的工藝展示,再到邊吃邊聊的輕松帶貨,隊員們用青春化表達串聯起番薯的生長、加工與消費全鏈條,既讓觀眾品味到美味,更感受到農產品背后的匠心與活力,讓“穩村番薯”的故事越講越生動,越傳越響亮。
“朝陽行”突擊隊在穩村電商服務中心介紹穩村特色番薯制品 林鈺攝
“朝陽行”突擊隊在穩村電商服務中心進行吃播 林鈺攝
以直播為橋,讓青春力量扎根鄉村振興
這場涵蓋7場直播的“穩村番薯”助農活動,是“朝陽行”突擊隊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創新實踐。88.6萬的亮眼點贊成績,讓村民真切感受到數智經濟對農產品銷售的強大賦能。每一份訂單背后,都承載著農戶“穩穩的幸?!?,也凝聚著青年學子服務鄉村的“穩穩的擔當”。
從流沙村的南珠到穩村的番薯,“朝陽行”突擊隊連續四年扎根鄉村,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他們始終以“新質直播”為橋梁,深挖產品背后的生態價值、文化底蘊與匠心工藝,讓特色農產品搭乘數智快車走向更廣闊市場。當穩村番薯的香甜通過網絡傳遞到千家萬戶,這場充滿青春創意與活力的助農行動,正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而溫暖的“嶺師力量”。
(通訊員:彭愛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