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太陽把地面烤得發燙,大人小孩都盼著跳進水里涼快涼快。可誰能想到,一場看似平常的幼兒園打水仗,竟讓一個孩子命懸一線!最近,上海一名男童感染 “食腦蟲” 的消息,讓無數家長看得心驚肉跳。
6 月 16 日,這個小男孩跟著幼兒園同學在操場上玩打水仗,水槍噴水、水盆潑水,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可第二天,孩子就發起了高燒,退燒藥吃了沒用,體溫一直在 39 度左右降不下來。
家長著急地帶孩子跑了好幾家醫院,做了各種檢查,都查不出病因。就這樣折騰了半個月,直到 6 月 30 日,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醫生通過腰穿腦積液檢查,才終于確診 —— 孩子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蟲,也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 “食腦蟲”!
現在,孩子雖然意識還算清醒,但兩條腿沒了力氣,走路都成了難事,每天要靠多種藥物維持生命。7 月 2 日,心急如焚的孩子媽媽在社交平臺上公開求助,說張文宏醫生和其他感染科專家要給孩子會診,可眼下最犯難的,是找不到正規的買藥渠道。
說起這 “食腦蟲”,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說。它其實是一種在水里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原蟲,和另一種叫福氏耐格里的阿米巴原蟲,都被叫做 “食腦蟲”。
這種蟲子壞得很,專門從人的鼻子鉆進大腦,引發腦膜腦炎或者腦炎。剛開始,孩子會頭疼、發燒、嘔吐,癥狀和普通腦膜炎差不多,特別容易被誤診。
而且這病兇險極了,全球統計下來,100 個感染的人里,只有 2 個能僥幸活下來,就算治好了,也要吃很長時間的藥。為啥叫它 “食腦蟲”?因為它真的會一點一點破壞人的腦組織,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醫生說,“食腦蟲” 最喜歡待在溫暖的淡水里,像野外的小河、池塘,小區里的戲水池,甚至一些溫泉,都可能藏著它們的身影。
而且這蟲子不是喝進肚子才危險,只要玩水時水進了鼻子,它們就會趁機鉆進身體。這也讓很多家長犯了愁:以前帶孩子去河邊抓魚、在小區水池踩水,都沒出過事,現在怎么這么危險?
其實還真不是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以前的河水干凈,水流也活,蟲子不容易大量繁殖。現在不少自然水域被垃圾、農藥污染,再加上夏天溫度一高,就成了 “食腦蟲” 的溫床。
有網友說:“我小時候還直接喝自來水、用自來水洗鼻子,現在咋就不行了?” 專家解釋,正規水廠處理過的自來水一般沒問題,但水管老化、二次污染的情況也不少見,特別是直接用自來水灌洗鼻腔,很容易給蟲子可乘之機,最好換成生理鹽水。
說到這,家長們肯定想問:夏天還能帶孩子玩水嗎?當然能,但一定要避開這 “三不碰”:野外的小河、池塘別去,尤其是那些水不流動的死水;
小區或者公園的露天戲水池,要是消毒不到位,高溫一曬,蟲子就容易滋生;還有一些溫泉,看著清澈,池底的淤泥里可能藏滿蟲卵。
帶孩子玩水,記住這四個防護要點:選有衛生許可證的正規泳池;玩水時盡量別讓水進鼻子,實在不行用鼻夾擋一擋;
從水里出來后,趕緊用干凈水沖沖鼻子和耳朵;要是孩子玩水后發燒頭疼,千萬別當成普通感冒,立刻去大醫院做腦脊液檢查。
看著孩子在水里歡笑的樣子,誰都不想讓意外發生。雖然現在張文宏團隊介入會診,給孩子的治療帶來了希望,但 “食腦蟲” 太難對付,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夏天玩水本是孩子的快樂時光,只要咱們家長多留個心眼,做好防護,就能讓這份快樂遠離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