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永安宮快斷氣那會兒,拽著諸葛亮的手,硬撐著說了八個字:"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這話是說誰?馬謖唄!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這小子愛吹牛,關鍵事兒別交給他!嘖,你說劉備都到這份上了還惦記這事兒,得多重要?可諸葛亮呢?嗯,后來愣是當成了耳旁風……
一、劉備為啥臨死非要提馬謖?
其實也不難理解。劉備這輩子最大的本錢是荊州集團,諸葛亮就是荊州派扛把子,權力大得很。馬謖呢?也是荊州圈子里的人,整天跟諸葛亮混一塊兒,稱兄道弟的。劉備心里門兒清:等自己一走,諸葛亮肯定要培養自己人,馬謖八成是重點對象。可劉備用人講究啥?不管你是荊州派還是益州派,得看真本事!魏延不就是例子?脾氣臭但能打仗啊!
劉備就怕二三十年后,蜀漢攤上大事兒,諸葛亮一拍腦門把馬謖推上去——那不就完了嘛!所以臨走前得把話說透。可諸葛亮呢?他當時哭得稀里嘩啦的,估計腦子里全是先帝托孤的沉重,哪還記得這茬兒細節?
二、馬謖:不服?老子偏要證明給你看!
馬謖聽說劉備的評價后,肺都快氣炸了!咋的?我馬謖才華橫溢,你劉備憑啥說我"不可大用"?行,你不認我,我找亮哥去!
史書里寫得明明白白:諸葛亮掌權后,馬謖天天往丞相府跑,"每與丞相論日夜不倦",一聊就是一通宵。好家伙,這是要把諸葛亮聊禿的節奏啊!不僅如此,公元225年諸葛亮點兵南征,馬謖送行送出幾十里,臨別還拽著袖子飆金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嘿嘿,先帝您說我"言過其實"?瞧我這戰略水平,打臉不?
三、諸葛亮:日久生情,忘了先帝遺言
天天被馬謖圍著轉,諸葛亮也迷糊了。嗯,這小子思路活絡,獻策一套套的,參軍當得挺稱職啊!先帝那八個字?害,估計是臨終糊涂話吧……
于是第一次北伐,關鍵戰役街亭守將人選,馬謖主動請纓:亮哥!讓我上!諸葛亮腦子一熱:行,給你個機會!
等等,劉備棺材板是不是動了一下?
四、街亭之戰:一場教科書級的作死
馬謖帶兵到街亭一看地形:平地扎營?不行!張郃騎兵沖過來不全成靶子了?咱得上山!居高臨下,一波沖鋒干翻他們!
副將王平急得跳腳:丞相讓守路口!山上沒水咋辦?馬謖白眼一翻:你懂啥?這叫出奇制勝!
結果呢?張郃慢悠悠圍住山腳,把水源一切——蜀軍渴得嗓子冒煙,連刀都提不動。馬謖在山頂傻眼了:我的"奇策"呢?我的"掌法"呢?咋不靈了?!
五、北伐涼涼,劉備預言精準如刀
街亭一丟,蜀軍全線崩盤。諸葛亮站在漢中城頭望北嘆氣:第一次北伐,本是最接近長安的機會啊……就這么黃了!
算算時間,公元228年,距離劉備去世剛好五年。那句"不可大用",像回旋鏢一樣扎進現實。馬謖呢?按軍法掉了腦袋。諸葛亮呢?揮淚斬完人,回頭想起永安宮那一幕,腸子都悔青了吧?
為啥諸葛亮會犯這錯?嗯,你說他太信任自己人?還是被馬謖的"攻心論"忽悠瘸了?也可能……人嘛,總對天天在身邊轉悠的心腹容易心軟。劉備那種老江湖,看人毒得跟刀子似的,可惜臨終遺言分量再重,也抵不過日常的溫水煮青蛙。
唉,要是諸葛亮那會兒多琢磨琢磨先帝的話……算了,哪有那么多如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