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個無堂食外賣團體標準《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在重慶正式落地實施,對無堂食外賣全鏈條進行規范,涵蓋“明廚亮灶”實時監控、30分鐘精準配送、掃碼追溯等12項食品安全信息等內容。(據7月2日《工人日報》)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無堂食外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為眾多消費者解決飲食問題的方式。然而,它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重慶率先給無堂食外賣立規矩,填補了行業標準的空白,具有導向意義。各地應不斷完善標準與監管機制,守護無堂食外賣“舌尖上的安全”。
生活中,一些無堂食外賣的經營場所隱蔽、規模小、地址和人員變動頻繁,猶如隱藏在暗處的雷區。部分無堂食外賣店衛生狀況堪憂,甚至有店面聚集區管理方幫助店鋪規避監管,這無疑讓消費者對外賣的品質產生擔憂。
為無堂食外賣制定嚴格標準,是規范其發展的基石。標準應涵蓋店鋪的選址、設施、衛生條件、食材采購與儲存、加工流程等各個環節。明確的選址要求,可避免店鋪設在環境惡劣之處;嚴格的設施標準,能保障食品加工過程的安全與衛生;規范的衛生條件,讓消費者對用餐環境放心;清晰的食材采購與儲存、加工流程標準,從源頭上保障食品質量。只有建立起全面、細致的標準體系,才能讓無堂食外賣有章可循,健康發展。
強有力的監管,是保障無堂食外賣安全的關鍵。此前,一些地方的“全流程可視化監管+騎手協同治理”模式就提供了有益借鑒。通過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攝像頭全覆蓋安裝,讓消費者能夠直觀地看到食品加工過程,增強透明度;與外賣騎手建立信息交流聯絡群,組織食品安全培訓活動,鼓勵騎手成為“吹哨人”能夠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同時,應壓實外賣平臺與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管理方的責任。外賣平臺作為連接商家與消費者的橋梁,應對入駐商家進行嚴格審核與監督;聚集區管理方則應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確保區內店鋪符合相關標準。
不能讓無堂食外賣成為藏污納垢的隱秘角落,應通過定標準與強監管的雙重手段,讓其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放心,讓無堂食外賣這一業態,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持續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與美好。
汪昌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