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當連長那會兒,提拔了我一個老鄉戰友。他后來的做法,實在讓我心里挺不是滋味。
1979年,我們軍區炮兵打算從下面部隊提拔一批班長和優秀士兵。我們連里分到了兩個名額。那時候我是連長,為推薦誰上去,真是犯了難。
連里大部分戰士都是農村來的,我也是農村兵出身,靠自己一步步干上來的。在部隊干了十多年,我太清楚提干對一個普通兵意味著什么了。這關系到他個人的前途,甚至能改變他們一家子的命運。
選誰提干,我和指導員都很小心。連里支部委員們開了好幾次會商量,也聽了聽其他戰士的想法。可名額就兩個,加上有些干部意見不一致,人選一直定不下來。
開始我們挑了四個人選:兩個班長,一個副班長,還有一個是連里的文書。
文書叫李陽,跟我是一個地方的老鄉。他高中畢業,字寫得不錯,文章也還行。在連里當文書的時候,李陽在軍報上發表過不少文章,受過好幾次嘉獎。
要說軍事素質,李陽比不上另外那三個人。但他有文化底子,腦子轉得快。唯一讓人不太放心的是,他這人太會來事兒,顯得有點精明過頭。指導員和連里其他干部都不太看好他,就我一個人堅持推薦他。
我這么使勁推李陽,不光是因為我們是老鄉。除了他確實有他的長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知道他家里出了事。
李陽他爹是個木匠,給人家蓋房子的時候,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了下來,癱了,生活不能自理。李陽還有三個妹妹,年紀都小,家里全靠他媽一個人撐著,日子過得特別緊巴。
這事就我一個人知道,所以心里頭有點過意不去,平時對他也就多照顧點。好在李陽自己也算爭氣,在連里表現挑不出大毛病。最后我還是堅持要推薦他,把其中一個提干名額給了他。
李陽被送去炮兵教導大隊學了半年。回來以后,任命他當了二排排長。我還幫他介紹了師部醫院的張醫生認識,后來他們倆談上了對象。
1985年,我們部隊接到命令,要開拔去老山前線。全團按計劃得提前到達指定位置。全連上下都在緊張準備的時候,李陽來找我了。他說他是家里的獨子,父母就他一個兒子,想申請留在后方,不去前線。一聽他這話,我心里那火“噌”地就上來了,這不是想當“逃兵”嗎?我把他狠狠訓了一頓。
真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李陽會出這種狀況。我心里很失望。雖然我能明白他的難處,但軍人保家衛國是天職。我明確告訴他,要是敢當“逃兵”,我肯定按戰時的規矩嚴肅處理。
真上了戰場,李陽的表現更讓我心里堵得慌。我一氣之下,把他調去了炊事班。等部隊撤回來休整,李陽自己寫了轉業申請。我沒留他。他走的時候,全連沒一個人去送。念在老鄉一場,又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我還是去了車站。臨走時,我跟他說,以后的路自己好好走,到了地方上好好干。李陽覺得特別對不住我,看著他哭著上了車,我心里頭也很復雜。
李陽轉業第二年,我也離開了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分到了公安局工作。
李陽知道我轉業后,好幾次想請我吃頓飯,我都推掉了。當年那事,我心里一直沒過去。可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1996年,我們老家發大水。李陽不顧自己安危,頂著洪水去救人,救出了五個老鄉。最后他自己因為沒力氣了,被洪水卷走了。
聽到這個噩耗,我心里翻騰了很久。這個讓我耿耿于懷多年的人,最終還是證明了自己。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可能是我錯怪他了。人這一輩子,誰還不犯點錯呢?有些錯能原諒,有些錯可能不行。可有時候我們覺得別人錯了,也許只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要是站在他們的位置上,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