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的最后一周,距特朗普設定的“關稅大限”只剩不到七天,特朗普突然放話要對日本加征30%甚至35%的高額關稅,還刻意回避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名字,轉而稱呼他為“親愛的日本先生”。
這樣一個不經意的稱謂,瞬間引爆了國際輿論,也揭開了美國“極限施壓”背后的真實意圖。而這場看似針對日本的關稅風暴,其實早已波及全球,中國卻顯得格外從容。這到底是為什么?
4月份,美國正式拋出“對等關稅”政策,要求各大貿易伙伴在90天內完成協議簽署,否則立刻加稅。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貿易談判,而是一場赤裸裸的壓迫,帶著濃厚的選舉意味和政治操控。
日本首當其沖。七輪部長級談判下來,赤澤亮正七次奔赴華盛頓,提出增加農產品進口、放寬市場準入等讓步,但仍換不來美方的“點頭”。
石破茂政府面對美國提出的削減685億美元貿易逆差、開放大米與牛肉市場、接受高達27.5%的汽車關稅等要求,寸步不讓。
這一強硬態度讓特朗普暴跳如雷。他在數次采訪中公開表示“日本人非常強硬”,甚至暗示日本根本“不配談判”,稱他們是“不能合作的國家”,并將日本與歐盟、中方一同列入“關稅重壓名單”。
讓日本最為震驚的,并非加稅本身,而是特朗普的“羞辱式外交”。他在G7峰會期間當面告訴石破茂“協議很順利”,轉頭要求日本將軍費開支提高至GDP的3.5%,并強行攪黃了原本定好的“2+2”會談。
與此同時,在美日談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中國方面卻展現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早在2016年,中國就開啟出口市場多元化布局,將對美出口依賴從22%壓降至12%。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中國沒有“以牙還牙”,而是悄然調整對美征稅排除清單,給予醫療器械等民生商品豁免,既守住了底線,又避免了社會陣痛。
日本,則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與政治雙重危機。汽車出口大國的身份,讓日本無法接受25%的汽車關稅;而大米、牛肉等農業核心領域,又關系到自民黨的基本盤。
農協的存在,使日本政府在農產品進口上幾乎動彈不得。這個被稱為“日本最強政治勢力”的組織,曾在米荒期間囤積居奇,卻依然掌控日本糧食政策的主導權。
石破茂政府明知美方要求無法滿足,卻也無法公開撕破臉。在多次談判無果后,特朗普親自“上場”,不僅用“親愛的日本先生”取代了正式稱謂,更在公開場合質問:“為什么日本不買我們的大米?”
這一言論甚至讓參與談判的日方官員一頭霧水,因為在此前的所有談判中,美方從未正式提出過大米議題。這正是特朗普的談判風格——臨時加碼、制造混亂、以戰促談。
對特朗普來說,打擊日本不僅是貿易上的勝利,更是政治上的“立威”。他曾在對加拿大、歐盟的談判中使用類似語言手段,通過貶低對方領導人來壓低其國際形象。這次對石破茂的“變稱呼”,正是心理戰的一部分。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羞辱式外交已從經貿蔓延到安全領域。特朗普將關稅與駐日美軍經費掛鉤,要求日本承擔75%以上的基地支出,明確表示“不給錢就撤軍”。
在東京,這一“保護費勒索”引發軒然大波。不僅豐田、日產等車企高層表示震驚,自民黨內部也爆發激烈爭議。農協干部甚至發出威脅:“敢動大米關稅,立刻倒戈。”
2025年5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暴跌24.7%,貿易逆差飆升至6376億日元。若新關稅落地,日本GDP將直接下滑2%,九州工廠萬人生產線將面臨停產,而石破茂也將面臨下臺的風險。
為了尋求突圍,石破茂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尋求“抗美聯盟”。7月初,他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私下會晤,密謀建立供應鏈新格局;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也突然提速,半導體原材料被納入優先清單。
美國方面內部意見也不統一。財政部長主張延長談判,避免全球市場動蕩;而商務部長則堅持“立刻加稅”,在白宮內部形成“精神分裂式政策”。
《金融時報》撰文指出:“白宮在和自己談判。”特朗普一邊制造輿論壓力,一邊留有操作空間,這種左右互搏的策略,反而讓談判本身變得不可控。
與此同時,中國則在青島港首次啟用數字貨幣結算中日貿易,繞開美元體系,這一步棋不僅削弱了美國金融制裁的威脅,也展示出中國對全球貿易規則的重新定義能力。
中方在整個博弈過程中始終保持沉穩,無論是對稀土出口的調控,還是對美債的持倉穩定,都展現出掌控節奏的能力。
反觀美國,特朗普高調回歸,帶來的是熟悉的劇本——關稅、羞辱、威脅,但這一次,他遇到的不是依附的盟友,而是步步為營的對手和覺醒的“仆從”。
民調顯示,68%的日本民眾表示“不再信任美國”,盡管仍有52%反對徹底倒向中國,但這種裂痕已在美日關系上空形成不可逆的陰影。
這場看似只是經濟層面的摩擦,實則已上升為地緣政治與全球秩序重塑的前哨戰。當石破茂在談判桌前握著顫抖的鋼筆遲遲不肯落筆時,選擇的背后,不只是一個關稅數字,而是整個國家命運的天平在搖擺。
特朗普口中的“親愛的日本先生”,在這場博弈中,已經不再只是日本首相的代稱,更是一種對所有不肯低頭國家的威脅——誰不配合,誰就要被羞辱。
中國,正是那個最早看透這一點并提前布下棋盤的玩家。在這場風暴中,誰能穩住航向,誰又會率先沉沒?或許,真正的答案,已隨著青島港的貨輪駛向了太平洋彼岸。
特朗普的“談不攏就加稅”并非新招,但這次面對的日本,不再是安倍時代的“順從盟友”,而是石破茂所領導的強硬政府。與此同時,中國早已用冷靜與耐心布下戰略避險帶,靜待風暴過去,穩坐釣魚臺。
信息來源:
[1]美威脅提高對日關稅 日本首相回應:將竭盡全力維護國家利益 央視財經
[2]美媒:特朗普宣稱貿易協議很容易達成,但日本正在證明“他錯了”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