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消息,7月1日,路透社援引兩名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伊朗軍方6月已在波斯灣船只裝載海軍水雷,美方擔憂伊方遭以美襲擊后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能源運輸的關鍵節點,全球約20%的石油和天然氣運輸要經此航道。該海峽最窄處僅39公里,伊朗若在此布放水雷,能快速封鎖航道。美國情報部門評估,截至2019年伊朗擁有超5000枚水雷,可通過小型高速艇快速部署。
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導彈襲擊后,美情報機構發現伊軍方準備水雷的跡象,雖然這些水雷尚未部署,但此舉被視為伊方可能關閉航道的信號。美國在事件中的動作引人關注。美軍實施“午夜之錘”行動后,駐扎巴林的第五艦隊將掃雷艦替換為具備反水雷能力的瀕海戰斗艦。有分析認為,伊朗裝載水雷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為封鎖航道做實質準備,一旦最高層下令就執行;二是以此展示封鎖決心,對美以進行威懾。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而美方此時披露情報,既像是給伊朗“扣帽子”,也可能是為后續行動找理由。以色列在沖突中未能達成摧毀伊朗核設施的目標,便把目光轉向中國。以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稱,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影響伊朗的國家,若中國停止購買伊朗石油,伊朗就會崩潰。這種說法忽視了中伊貿易的本質,中國和伊朗的貿易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正常合作。
從數據看,中國是伊朗原油的核心市場,約90%的伊朗原油流向中國,兩國在2021年簽署了25年戰略合作協議,涉及能源、基建等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對于以色列的呼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中東沖突的是非曲直很清楚,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地區重回和平穩定。關于伊核問題,應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呼吁各方相向而行,讓伊核問題重回政治解決軌道。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也發出預警,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伊朗,在伊人員要強化安全防護、做好應急準備,避免涉足敏感區域。以色列要求中國施壓伊朗的做法,與西方在俄烏沖突中對中國的敘事類似,都是想將中國置于兩難境地。但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伊作為主權國家,有權自主決定雙邊貿易,外部勢力無權指手畫腳。
當前中東局勢依舊緊張,停火只是暫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曾威脅,若發現伊朗核計劃等對以構成威脅,將隨時再次發動軍事打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保住權力,可能制造外部沖突。在這種情況下,伊朗裝載水雷可能是被迫為應對以美可能的再次襲擊做準備。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責任顯然在以美一方。
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館舉行慶典活動(資料圖)
國際社會應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而不是一味施壓對抗。中國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伊核問題等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畢竟,只有通過對話,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地區矛盾,實現中東的長治久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