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牟元高速公路涉鐵工程平地1號隧道雙幅順利貫通,為牟元項目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地1號隧道設計為分離式隧道,呈曲線形展布,左幅長2670米,右幅長2648米,Ⅴ級圍巖占75%,隧道最大埋深約260米;該隧道上穿鐵路成昆線石膏箐1號隧道(元謀西至阿南莊區間為單線電氣化隧道),公路隧道左洞上穿石膏箐1號隧道,交角 33.5°,公路隧道底距鐵路隧道頂52.5米;公路隧道右洞上穿石膏箐1號隧道,交角34.8°,公路隧道底距鐵路隧道頂51.3米。同時平地1號隧道于K39+100處下穿東山大溝小平地盤山隧洞,交叉處隧道設計標高比水工隧道渠底標高低約29米。
為高標準完成隧道施工任務,各參建單位推行“安全+質量”雙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隧道“雙吹哨員”制度,實現施工現場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穿透式管理,為項目安全生產筑牢堅實根基。同時,項目建設團隊科學組織、超前謀劃,積極推廣應用隧道施工新技術、新工藝,有效提升建設效率。為避免平地1號隧道施工對鐵路隧道及引水隧道造成影響,項目創新采用三齒高頻多功能掘進機臺階法非爆開挖施工。采用掘進機攜帶高頻沖擊破碎錘自下而上環形逐層開挖﹐沿開挖輪廓線進行破碎開挖。施工過程中,及時封閉開挖面施作初期支護,做好隧道監控量測,以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支護參數和防水、襯砌施作時間。距鐵路隧道一定范圍的施工,由第三方監測單位對鐵路隧道實施自動化監測,及時反饋爆破振速、鐵路隧道結構位移等監測值,確保施工期間鐵路隧道結構處于安全狀態。
為有效解決隧道初支早期強度低、回彈率高的工程實際問題,項目以平地1號隧道為依托開展“基于早強和回彈率控制的公路隧道濕噴混凝土新材料研究與工程示范”技術研究,首創腐蝕性鹽巖隧道濕噴混凝土早強低彈控制技術,將回彈率降至15%—20%,提升了初支強度和抗滲性,減少了噴射混凝土施工時的粉塵釋放量,改善了隧道濕噴作業環境。
轉自:云南交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